top of page
胡志偉牧師

本週評論:疫情下的堂會生態

  經歷了九個多月疫情困擾的香港,我們一起面對未曾遇過的重大考驗。我們與全球各地市民一樣,常常處於防備、保持社交距離,有些更要自我隔離,過著被獨處或困於家居的生活。


  當社會無可奈何被停擺,教會正常運作同樣深受影響;筆者嘗試就當前的觀察,與各位分享,有所反思,並一起尋求出路。這些觀察是指向大多數,有少數例外也是正常。

1. 慣性思維


  本港堂會由盛世走入亂世,堂會領袖的思考模式傾向循規蹈矩,依法辦事。謹慎行事是好,但在疫情反覆下,仍沿用過往做事方式,肯定是跟不上形勢。盛世方程式失效,當領袖不能與疫情共舞,就會出現政府宣佈放寬「限聚令」時,還正在開會討論怎樣有效重啓實體而安全的聚會安排。待制訂了詳盡的指引後,因疫情惡化,「限聚令」重新收緊,原先的有序部署已不管用了。


  傳統主日學或團契小組,因「限聚令」只可4人,於是堂會「不做不錯」或以網上課程取代。筆者所見,名師網上課程有其貢獻,不足卻是討論交流。現今大多學習停留於聽課,不問則不會學,我們多的是「不會問、不敢問」信徒。我們可否有4人的主日學課、研經班、讀書組、祈禱會等 ?


2. 被動倚賴


  甚多堂會領袖當下的思考,抱著「等待疫情過去」,等了數月,等了大半年,繼續無奈地等下去。當堂會領袖知悉疫情稍為放緩時,有些聚集場地已有限度開放,不好好思考怎樣靈活應變,乃等待倚賴政府或宗派何時發號施令,就可恢復聚會運作。


  堂會顧及公共衛生,配合政府是合宜。宗教從來不是任何政府優先考慮的,堂會領袖有時需要「先發制人」(pro-active),安排聚會能虛實兼容。


3. 反應遲鈍

  經過大半年的疫情,不少教牧與信徒因長期缺乏互動,表現遲鈍,甚至不會反應。怎樣引導信徒由「冰封」釋放為有溫度的人性交往,這便考驗教牧的功力。


  聚會裡,可能要有些不用接觸對方身體的互動時段;或安排有3-4人分組分享祈禱。當大多數處於「反應遲鈍」狀態,詩歌頌唱同樣是考驗。倘若崇拜中,陌生新歌過多,可以想像會眾唱詩的投入模樣 ?


4. 安全至上

  堂會領袖理所當然為堂會做好一切防疫措施,確保會眾返到堂會能安全地敬拜上主。然而「安全」成為首要或絕對時,我們就得反思 : 是否「矯枉過正」?


  身世亂世的堂會,不會假設在「零風險」下才正常運作。社會學者貝克(Ulrich Beck) 認為風險一向是與人類共存的,然而現代化嘗試規管風險,於是把「風險制度化」,卻不自覺造成了人為化的「制度化風險」。



  作耶穌的門徒,乃進入高風險的「狼世界」(太十16) 。會眾自身有能力應對外界風險,但過度保護的領袖會刻意減除任何風險,結果馴化了會眾接受「零風險下作主門徒」。耶穌會展示的勇氣式領導,提醒我們今日教會「最大的危險就是不冒一切風險。」



5. 事工導向


  盛世時代的堂會成功方程式,就是製作高質素具吸引力的節目活動,透過聚會來凝聚會眾,保持堂會活力。亂世疫情下,這種「事工導向」堂會運作必然失效。當然,有些堂會轉型為「網絡聚會」,只是把事工由線下改為線上。


  我想這些吸引節目只能維持一段時日,過了半年同類型崇拜或節目的吸引力必下降。有些教牧與信徒已對Zoom或網上聚會產生不良反應。節目固然重要,但堂會領袖只專注於網上節目製作,卻忽略了平常關心個別信徒的近況。


  有堂會領袖認為,只要把大小會眾納入本身的系統與聚會裡,就完成了牧養。盛世年代,這方法不會受到太多質疑與挑戰。透過定期聚會來牧養會眾是正路,然而疫情下,這種「事工導向」模式就不能發揮作用。

  堂會領袖要重新思考「以人為本」的牧養進路,每周個別約見信徒,聆聽對方近況,關心對方需要,以聖言及祈禱來勉勵。可惜,今日大多教牧弱於「人際技巧」(people skills),我們強於統籌及編排節目。這便是長期牧養偏差帶來的後果。


結語


  當堂會慣性思維,一切事工照舊;領袖被動倚賴,信徒反應遲鈍;考慮常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仍是以事工作為導向,可以想像疫情後堂會更為「弱不經風」!

0 則留言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