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你知己有幾多
克萊布(Larry Crabb)於《生命結連》(Connecting)一書,形容今日人們的心靈失連,是產生不同社會問題的根源,人不單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需要在群體中完成和發現自己,享受關係。「群體的召命,就是勸人離開孤島到大陸去,與人結連。唯有這樣,我們才真具備那永恆三一群體的形象,祂造我們,原要讓人享受結連。」(40頁)
然而,我們總會遇上一些「不好的人」,相處要花很大力氣。山下英子在《50歲起,為了過得更好的斷捨離練習》指出,我們要找出與自己相處時「不錯的人」和「不好的人」,了解為何會有這種感覺,以致我們能主動選擇與那些「不錯的人」一起,而無需勉強自己去討好那些「不好的人」。透過這個整理人際關係的過程,多認識自己,也為人際關係做一個「斷捨離」的學習,讓我們為自己加持能量,以更愜意的心情、更自在的氛圍,度過未來的人生。
不少研究顯示,男人弱於主動建立人際網絡,維繫友誼比不上女士,喜愛流連公園及街道,容易成為社交孤獨。因此,金齡人士正是要廣結人緣,交朋結友,强化人際關係網絡,並趕快培養新興趣,豐富生命,讓生活更多姿多采。男士於喪偶後不致於只剩下晦暗,備受打擊與失落,而是有人同行,亦能善用自己,成為年青一輩的友師,貢獻自己的人生經驗,建己立人。
哈佛大學於1938年開展了一項「長期」跨學科人類發展研究,目的是找出影響人生幸福的最重要因素。這項長期追蹤研究一開始記錄了268位當時哈佛大學大二男生的生活,以後每五年追蹤、訪談,這些累積的文字與數字記錄,成為史上最長的研究,關於人類發展的實證經驗資料。結論是:與人擁有良好「優質的關係」是幸福的關鍵。這段演講於TED Talks播放,演講者Robert Waldinger提及人類在紛爭的事情花上很多的時間,放不下彼此的嫌隙,造成損害,對建造人生幸福沒有半點幫助。在結尾時他引用馬克吐温在一百多年前回顧人生當下的引言,發人深醒:「生命如此短暫,我們沒有時間添進吵鬧、辯解、怒火中燒、克盡職志;時間僅是用來愛人,否則稍縱即逝,看在愛的份上就說出來。好讓人生建立在良好的緣份上!」
中國神學研究院朱光華牧師於〈「被讓座」的思前想後〉一文,提醒金齡信徒要修補失去和傷痛的關係:「彌補破損(overcome and heal our brokenness)。每個人的前半生,總會因為魯莾、愚蠢、放縱,闖過恨錯難返的禍,犯下無法彌補的過錯,不單傷害了自己,也為自己的人生種下不同禍因。退休前無暇處理的破損關係,害怕揭開的生命傷痛,到了退休,就可以是最好的時機,經歷上主醫治,重尋完整生命(well being),以結出美好果子(well doing)。」(《CGST Magazine》,2019年3月12日)
誠然,破壞了的關係不容易修補,聖經教導我們「若是可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十二18)我們需要學習以真誠對待朋友,適時展露脆弱,不以虛假的外表待人,才能得到知己良朋,無憾此生。
珍惜友誼,友情可貴,這些關係並不是垂手可得,是需要主動追尋,樂於分享而長遠建造的。「交到知心好友是人生最可貴的一份厚禮,而要成為別人的知心好友,則是人生最艱鉅的一項任務。因此要時時提醒自己:友情是動詞,不是名詞。換句話說,友情是一個活的元素,需要不斷輸入養分才能生存與茁壯。」(《幸福退休新年代》,217)
也許,美好的人際關係比我們想像中更重要,甚至是必須的生命營養。戴夫『』厄里(Dave Earley)在《人際關係的14個祝福》分享:「我們都渴望與人連結,彼此相繫,渴望愛人與被愛。美好的人際關係是心靈最强烈的渴求。我們需要與人、與神共處,就像人體需要食物、水和空氣一樣,從出生到死亡,這份需求終其一生不會消失。」(1頁)
人在旅途單獨時
在獨居年代,不少單身一族,在年紀漸長的日子,也需於身心社靈各方面作好凖備。
現時教會性別比例以女性佔多數,一些教會為了照顧她們的牧養需要,開設單身小組,幫助她們面對獨身的複雜處境,找尋同行者,彼此支持。然而,近年教會也有開設男士事工,單身男士可以參與,幫助他們面對各方面的試探,建立支援。
然而,人生有不同階段,當人到中老的年紀,難免要獨自面對孤單的時刻。作家曾野綾子給熟年的忠告,值得我們一再思想:「人老了,離開職場,家人也不在身邊,『孤獨』是必然的,『孤獨』不但不是威脅,反而是感受人生喜悅的大好機會。」
今天是獨居的年代,獨身者要過渡中老的階段,亦要準備自身的起居飲食,要組織好自己的社交生活,擴闊生活圈子,找尋同路人,培養不同的興趣,計劃好老年時的居住需要與理財之道,方能安心生活,不會孤獨。
也許,單身人士若能有自己的居處,會減低與家人共住的磨擦,但要習慣獨自生活帶來的孤單,在病痛時不是隨時有人在身邊照料,這又是另一考慮。筆者認識一對年老的姊弟,兩人都是單身,年輕時馳騁職場,各有成就及居所;如今大家都退下火線,可算是生活無憂。後來姐弟二人決定一起合購單位共住,內中各有獨立套房,共用客廳,雖然「楚河漢界」卻能融洽相處,互相照顧。
我們每人都要學習建立真誠卻不依賴的人際關係,與自己相處,釋懷接受在我們生命中的「人來人去」。張芳玲的一段話,分享人活在當下的真實,與每一個出現在你身邊的人,走下去。「當你的旅途一直延伸,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有人走遠,有人走近,熟的人不見,陌生的人卻帶來驚喜,你能怎麼辦?人只能活在當下,就跟現在旅途中出現的夥伴,一起走這一段吧!」(《遇見未來的自己》,210-211頁)
人在旅途上灑淚時,也許你或配偶其中一人會先行一步,人生就是這樣,喪偶帶來的處境相信是最埋身的。收看李怡先生的專訪節目《華人作家III:《坐看雲起時》——李怡》,影片的起始是介紹他的筆名「李怡」,這名字的由來,原來與他妻子的名字「麗儀」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片段徐徐播送,述說著李怡先生對亡妻的情深義重與相思之苦,非常感人。
人老了,面對老伴的離世,難免感觸,恐怕不會再見。信徒有永生的盼望,在世結為夫婦,於天家再度重逢。「信眾生離死別,不像世人哀痛;天上人間,藉主同心,離別終必重逢。」(《繫連妙結歌》)
結語:
人生如四季的春夏秋冬,不同階段經歷生命的甜酸苦辣,在快到人生盡頭之處,可會發現自己原來是整體馬賽克圖畫(Mosaic)的一小塊,與其他拼圖在一起,各形各色,才顯得完滿和美好。正如張曉風〈在「愛」中〉一文分享:「我是恰恰嵌在適當的時空,卻也是不可少的一塊拼圖。我是此時此際此山此水中的有情和有覺。」
(此文收錄於「教新」於2020年出版的《金齡信徒再上路》)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