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會經歷一浪又一浪的衝擊,移民潮與疫情幾乎是在同一段時間發生,教會人數驟變之餘,離堂會的現象越來越明顯,牧職流動率的激盪是歷年來之高;Slash牧者增多及報讀神學人數下降等,怎樣走當前的一步,極富挑戰。再者,教會於疫情期間被要求遵守條例,前所未有「關閉宗教處所」,進一步催促我們思考教會的本質與使命,重新想像教會的未來。
與此同時,我們觀察到陸續有教會轉化空間與轉型的出現,亦有離堂者凝聚一起成為教會群體。對於「教新」而言,我們樂意看見有不同人作出多元的嘗試,從他們分享探索過程及實踐成果,刺激更多宗派/堂會有所行動,在不確定前景中敢於變革。
「教新」完成「2021逆境中香港教會跟進研究」(下稱:「2021跟進研究」)之後,開始觀察到香港教會在變化中有「等待復常」和「期待改革」兩方面的張力,因此,我們試從「2021跟進研究」曾經問過的一些問題著手,為「2023香港教會形態發展趨勢研究」作出定位作,特別針對「堂會因應現時的社會氣氛/政治氛圍,對不同議題的考慮和計劃」的「改變堂會現行的運作模式」等方面進行深入的調查。這次研究首次採用量與質並重的研究,我們明白此次研究存在不少難度,而且不容易作出整合,惟有在欠缺經驗中盡力完成。
過去,我們談論香港教會的發展,很多時以植堂、擴堂、或是强調教會的操作模式/事工;當表達教會大與小的時候,有時會採用小中大型來形容等等。然而近年因應教會的種種問題,加上大環境的轉變,我們看到教會發展趨勢已更多談論由「型」轉到「形」的方向。「形」使人聯想到形勢、形狀和神態等,又如水的形態,有氣態、液態及固態;或許,未來教會發展趨勢於形態方面有更多的探索。雖然是次研究有其限制,未必能全面看到教會於形態方面發展的趨勢,但是希望能拋磚引玉,提出觀察與一些想像。
基於研究方法的考慮,我們向曾經於「2021跟進研究」有回答相關問題的527間堂會發出調查問卷,合共收回377間堂會的回覆,回卷率達71.5%。在處理數據分析之後再選出六間堂會進行質性訪問。期間,經研究小組進行多次討論,綜合整體所得的數據,歸納資料作出分析,完成今次的研究。
在此,我們感謝香港眾教會對是次研究的支持、整個研究團隊的付出。三位顧問分別有陸輝牧師、許志超博士及王緯彬博士。研究組則在研究過程中,進行了多次會議;在研究方法、問卷設計、量與質的數據及報告的撰寫,提供指導與具體協助,成員包括關浩然牧師、李修慧傳道、吳煥星傳道、田子豐先生及黃樂祈先生。還有,神學生黃朗峰在實習期間的參與;研究主任劉梓濠先生在整體統籌及撰寫報告上所付出的心力。雖然整個研究項目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才完成,但是我們各人從中獲得的寶貴經驗,實在難能可貴。
企盼,「2023香港教會形態發展趨勢研究」能夠為香港教會提供具參考價值的研究成果,迎向變與不變之間,為此刻的下一步,作好適切的部署。
註:此文為《2023香港教會形態發展趨勢研究簡報》序
作者為「2023香港教會形態發展趨研究」召集人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