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香港教會因各種因素的影響,發展動力有慢下來的情況,以流散不定去形容當下教會的處境,十分真實。
我們看到有堂會衰落的同時,上主卻仍不斷更新教會;有些堂會及事工在逆勢中向前,出現不同形態的發展,帶來生氣。Reimagine Conference (RC)是新興起的事工,他們邀請不同領袖,對教會未來作出重新想像。筆者欣賞這個嘗試,匯聚各方想法,在各自崗位上努力,重塑教會。以下是筆者嘗試以「回應時代」的角度,整理七方面的「想像」,並不是什麼新見,拋磚引玉。
1. 處境描述:教會是耶穌基督的身體,由不同信徒所組成,各盡其職,在時代處境中見證基督。透過與不同人互動交流,講述神在我們中間的故事、記錄實況及閱讀等,對當下處境作出適切的描述與定義,在異同與多元中找出契機。
2. 培育門徒:面對複雜且不確定的前景,教會發展不要再被事工和人數增長法則所主導,乃是看重關係,培育使命門徒,發揮對世界的影響力。
3. 真誠團契:過去,世代之間撕裂甚深,關係並不穩固,流散下更見疏離,信徒之間需要有更多不同形式的相處與相聚,同行中真誠團契。
4. 使命群體:教會是有機的組織,聚集與分散是教會的形態,植堂與擴堂是策略而不是教會擴展必然使用的方式。教會是使命群體,絕不只受限有牆的教會,乃是道成肉身,進入人群。
5. 整全使命:門徒是地上的鹽和世上的光,面對社會不公義及結構性貧窮,在公民社會幾近消失之際,教會需要堅持不放棄,在夾縫中行公義,好憐憫,關愛世界,踐行整全使命。
6. 領導傳承:教會領袖要作好榜樣,展現寬宏的胸襟,培育新一代,成為神國僕人。華人教會要放下家長式的領導,學習彼此是同行伙伴,實踐跨代傳承。
7. 宣講更新:處身大時代,危機四伏,教會需要宣講回應時代的信息,教導與牧養信徒,持守真理,活出召命。
近日,與一位長執交流當前教會形勢,他向筆者提問:「你對『運動』有什麼看法?」他所指的「運動」是教會向前發展與更新的運動。筆者認為在穩定與敢作創新嘗試之間,領袖培育是關鍵,他們是團隊的核心,要做好舵手的角色。提摩太‧凱勒(Timothy Kelly)在《21世紀教會成長學》指出「運動如果拒絕採納某些組織架構的特徵 ─ 權威、傳統、信念的合一、品質管控 ─ 最後難免土崩瓦解、煙消雲散。但運動如果不抵擋『徹底體制化』這種無可避免的傾向,又終將喪失活力與成效。在運動中掌舵的領袖,任務就是要讓整艘船在這兩股危險的洋流中安然度過。」(頁610)
梁國全傳道(左)、董家驊牧師(右)
面對時代挑戰,誠如董家驊牧師的新書《21世紀使命門徒》所言,「今天是開啓多元又創新的門徒世代」;他於最後一章<前路>提到神聖的想像力,「上帝的福音開啟我們神聖的想像力,帶給我們新的視野,使我們重新認識與上帝、世界和彼此的關係。」值得細嚼的是董牧師在這方面有以下描述,「我們不再把彼此當作競爭對手……同為肢體的緣故,被呼召要一同參與的使命……展現脆弱,更深地連結和交流……參與上帝創造整全使命的旅程中……跨越不同文化的差異,成為福音的使者……全球華人教會能與彼此、與普世教會合一同行,一起來回應上帝的託付我們的整全福音使命。」(頁271-272)
求主幫助我們,仰望三一神,敢於進入神聖想像,共塑前路!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