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教會概況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十二2)
這幾年香港經歷巨變,教會同樣受到多重影響,恒常返教會的人數急遽下降。在疫情期間,教會在虛實參與崇拜人數變化,《2021逆境中香港教會跟進研究》數據指出,2021年五月實體人數18萬,而網上崇拜佔近11萬。(頁15)此外,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的《香港市民對基督教觀感調查研究》顯示,全港有104萬新教徒(中位數),反映離堂情況頗為嚴重。(頁10)
可喜的是,香港教會於疫情期間的社會關懷仍算是有積極的回應,主動採取以不同方式關懷弱勢社群,包括寄發口罩、派發食物劵及開放堂會空間等等,並同時計劃將一些服務日後恒常化。然而當政府實施前所未有「關閉宗教處所」的相關條例,教會面對很大的衝擊,尤其是不少堂會未能於學校及社福機構舉行崇拜。根據2019教會普查顯示,全港1,305間教會,分別有322間及102間於學校和社福場地聚集,合共404間,大約佔三分之一比率。故此,令人難免擔憂,當教會有一天失去了場地聚集及向學生傳福音的渠道將會有什麼影響,也驅使信仰群體再思教會的本質。在那段期間,雖然不少教會的危機意識似有所提高,但是基於不同原因,堂會於運作模式上的改變則仍是有限度。
至於,關於公共空間與宗教自由,根據「2019教會普查」顯示,堂會關注全港性/社會課題首五項按次序包括宗教自由、社會公義、同性戀、兩傘運動及貧窮。但隨著近年實施新法例後,公民社會的參與空間方式大變,宗教自由亦因近一年愛國主義教育條例在全國生效後對香港有不確定的影響,於2023年10月期間頒布的愛國主義教育條例第二十二條:「國家鼓勵和支持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增强宗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的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和愛國情感,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香港教會將如何面對不確定的挑戰呢?例如掛或升國旗。2024香港教會普查已經開始籌備,問卷於暑期發給各堂會,大概十月有初步分析。筆者相信到時我們仍會看到,堂會關注全港性/社會課題方面,宗教自由仍會居於首三位,然而社會公義亦會是教會的重點關注嗎?
上述各方面的情況,在過去四年多之間,影響了教會對時代的評估及回應態度,信仰群體的無力感甚重。面對宗教自由不確定、社會公義的實踐空間大大收窄,教會只能多作關懷社區但卻要避及觸碰政治敏感之社會議題。香港教會承受自身限制及社會遽變的影響,一方面看到離堂情況日見明顯,另一方面固有思維因未能追上各種變動,特別於重建領導團隊、靈性與使命更新方面,處於範式轉移之間卻未有出路。所謂「範式轉移」,在這裡可以這樣形容,就是因著時代變遷,舊有應對方式仍然落後,未有可行及創新的做法。其實,亦突顯出香港教會的屬靈光景,大多是陷於低谷,例如讀經應用於個人及群體的處境失效;個人佈道因為疫情及社會氛圍而來的張力,動力不繼。
教會不能不變,使命更新迫在眉睫,靈性操練需要貼近時代處境。根據「2023香港教會形態發展趨勢研究」,反映教會若未能於培育門徒及動員社關做好準備,則會影響教會變革的可行/可能,出現不少正在欲變未變仍在路途中的堂會。與此同時,確實有不少堂會開始反思使命空間與教會形態的發展,並作出行動,雖然以2023年與2021年的教會研究數據比較,改變堂會運作模式於整體教會方面未算成為趨勢,即「不會計劃」有增加了,分別是13.3%升至16.2%,但是也有近三分一正在或已經改變。這正提醒香港教會不要「食老本」,反要檢視舊思維,過往策略和做法。教會不能墨守成規,必須於信徒培育及社區服侍等動員作更多重整和裝備,為下一個危機來到之先,作好變革的必要準備。邁向未來,香港教會需於以下三方面預備信徒於時代變遷中委身信仰,踐行使命。
首先是再思福音的時代意義,正如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在《追隨基督》一再重伸恩典是重價的,「重價的恩典:是必須再三尋找的福音,是必須祈求的禮物,是必須手叩的門。」(頁13)正是提醒我們,信仰考驗往往是在逆境當中,福音的大能讓我們看見苦難中的基督,是與人同行。
此外,重建群體生命與使命是當務之急,不要把重點過於放在組織的發展方面,誠如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董家驊牧師在他的著作《21世紀使命門徒》提醒,「『使命門徒』這四個字提醒了教會,我們培育門徒是為了回應上帝的使命,而不是為了延續或擴大機構組織;『使命門徒』這個概念也提醒了我們,投身宣教的重點不是業績達標,不是為了完成所有的工作項目,而是要參與三一上帝在這個世界的作為」(頁63)香港教會不要再步入「成功神學」的迷思,反要在艱難中經歷缺乏、神的能力在我們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確實,時代不斷變遷,教會同樣要不斷更新,承擔使命。斯托得牧師(John Stott)在《心意更新的教會》一書(附錄二)分享他對心意更新教會的夢想:合乎聖經、敬拜、關懷、服事及有所期待的教會,而這五方面的提示,相信能幫助處於逆境中的教會,認定基督是教會的頭,我們互為肢體,發揮恩賜,建立基督的身體。
期望藉著上述的概略分享,有助大家進一步反思香港教會群體的靈性與使命更新。
經文選讀:路加福音十二章1至34
這幾年發生很多事。2019年夏季,特區政府強力推行逃犯修訂條例,在社會引起極大的反應。同年冬季,因為從內地傳來了新冠肺炎,政府實施限聚令和口罩令,百業蕭條。兩件事件的影響交疊,香港一時間陷進低谷。再加上2020年7月1日生效的國安法,引來了巨大的政治經濟地震,餘震至今尚未完場。到了2023年3月,香港終於撤除所有防疫措施,全面進入「由治及興」的「疫後新時代」。
感謝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在那幾年所進行的教會調查,梁國全總幹事剛才用了那幾年的數據為我們勾劃香港教會的一些現象。我嘗試用路加12章1至34節來對應這時勢。這段經文的上文,與香港教會的情況也相似。上文提到耶穌三次對法利賽人說「你們有禍了」,又三次說律法專家說「你們有禍了」。耶穌這樣訓斥當時社會上有名望、有法律解釋權、有影響力的人,就為自己種下禍根:「耶穌從那裏出來的時候,律法教師和法利賽人就開始痛恨他,質問他很多的事,伺機要從他口中抓把柄。這時候,有成千上萬的群眾,彼此踐踏。耶穌一開始先對門徒說:“你們要提防法利賽人的酵母,就是虛偽。」」這次群眾聚集規模很大,路加說成千上萬,比這裡的人多很多。而且有可能與耶穌受到法利賽人威脅有關,因為除了路加強調「這時候」之外,耶穌的第一句話也是針對法利賽人講的,「你們要提防法利賽人的酵母」。假如群眾真的感到威脅而躁動不安,便很容易彼此踐踏。香港教會在2014和2019兩次比較激烈的社會事件中,都有不同教會組織或教會領袖高調提出政治訴求,或發表信仰宣言,甚至譴責社會上有名望,有權勢的人,於是有人擔心不知道香港教會何時會被秋後算賬。如果教會群體裡出現彼此踐踏的情況,其實也不奇怪。路加特別強調耶穌面向這一群人彼此踐踏的群眾時,是「先向門徒說話」。我相信耶穌也期待門徒先聽他講話。
讓我們快速掃描一下耶穌這段講話的結構。在初段,耶穌就談到政治逼迫,提到不要怕那些殺身體但之後就不能再作甚麼的人,又說「人把你們帶到會堂、官長或掌權者面前的時候,不要憂慮怎麼答辯,或說甚麼,因為到那時聖靈必教導你們該說的話。」(12章11至12節)到經文的下半段,透過有人來求耶穌協助分家產,話題轉變,耶穌談到財產和富足。簡單說,這段經文圍繞着「政治危機」和「經濟生活」這兩個課題。第32至34節是這段經文的結語,路加重提「不要怕」和「財物」這兩個關鍵詞,總結上文的政治和經濟課題。路加在這段經文提醒我們,教會需要在靈性上準備好面對威脅,又要在使命上樂於分享財富。我們現在逐點來看。
當耶穌知道有人「伺機要從他口中抓把柄」,他毫無懼意,還繼續公開講話,路加寫了一章有多的篇幅。但有些地方的意思未必很清楚,例如第2-3節「掩蓋的事不會不被揭露,隱藏的事不會不被人知道,因此,你們在暗處所說的,將要在明處被人聽見;你們在內室裏在耳邊所說的話,將要在房頂上宣告出來」,究竟耶穌想表達甚麼?我認為有兩個可能性,其中一個可能性,是耶穌指法利賽人的惡意暫時是掩蓋的,他們的虛偽包裝得很好,以至有些人仍然不相信有名望的法利賽人真的會對一位傳天國福音的耶穌懷有惡意,認為只是耶穌自己想多了。但耶穌指出,法利賽人掩蓋的惡意遲早會敗露,藏着利劍的人總有亮劍的一刻,所謂「圖窮匕現」。依這角度去讀,第3節「因此,你們在暗處所說的話,將要在明處被人聽見」,是耶穌引用某種諺語去描述法利賽人之間的秘密遲早會被人知悉。另一個可能的解讀,是耶穌所講的不是法利賽人,而是自己和門徒的處境,意思就是:雖然我們是私下講話,但我們所講的,有人會知道,並且將來會在明處公開。在今時今日的科技社會,這已是眼前的事實:到處有人面辨識,網絡監察,手機程式追踪,鼓勵互相篤灰,發動人民鬥人民。耶穌要門徒認清時勢,卻毋須懼怕。依這角度去讀,耶穌所說的虛偽,是指門徒在脅迫下「信一套,又做一套」,例如保留外面的宗教生活,但裡面其實已妥協了對上主的忠誠。無論按哪一種解釋,耶穌都指出有危機逼近。所以耶穌接着就說「那些殺害身體、之後不能再做甚麼的,不要懼怕他們」。今時今日,普通香港市民未必會面對被殺的政治危機,但可能會受到長期的監控和精神逼害,例如在職場被人伺機找話柄,被質問很多事,被辭退,被沒收護照不准離境,被檢控,被邀請旅行觀摩,未經審訊就已經坐幾年監,出獄後沒有公司敢聘請。在鄰近地區,有人甚至是過時過節會被指示要去旅行,不許掃墓,社會信貸評級被調低,連要買張車票都辦不到,諸如此類的情況。當然,耶穌的時代未有這些科技。但人命卻更廉價,人隨時會被殺,耶穌叫門徒要勇敢準備隨時要面對逼害。基督徒若沒有在心理上作好預備,當危機一來,往往就措手不及,妥協了對上主的忠誠。
不管歷史怎樣走,我們都要對經文提到的危機做好靈性上的預備。地方堂會日常的查經,崇拜,祈禱會,小組,要幫助門徒在心理上準備好面對逼害,要幫助信徒群體能靈活地支援受逼迫的人。但可怎樣預備呢?我覺得需要提高機動性,推動小組團契成為能彼此照應,齊禱告,齊學習,齊行動的小隊伍,好像耶穌的門徒隊伍,耶穌在32節稱之為「小群」。此外,聖經傳道書慨嘆說:「日光之下無新事」。我們一定要花時間認識中國教會的經歷,特別是上海的教會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之遭遇。我們要裝備人有歷史視野。我們不妨想一想,假如真的有政治逼害來到,我們所屬的堂會,是否已預備好怎樣回應?是支援自己的會友呢?還是劃清界線?堂會的牧養是朝着「社會復常」而作預備,期望社會恢復幾年前的狀況,到時便一展所長?還是朝向迎接深不見底的幽暗,預備會眾過苦日子呢?最近的消息似乎都顯示香港不是走向復常。國內有遊客來selfie打卡,提出「國際金融中心遣址」、「購物與美食天堂遺址」等諢號。世界的生產線正重新排列,但中國似乎不在其中,作為中轉站的香港也沒有份。最近的樓市,股市,轉口貿易,本地消費,電影,夜繽紛,全部不樂觀;外資繼續撤離中國和香港,關閉分公司或代理。大家的強積金這幾年如何?世銀說2024全球經濟成長連續3年放緩,恐步入「30年來最疲軟5年」。香港人過去的生活水平很高,並不是因為我們比其他地方的人在本質上更優秀,而是因為我們有特殊的機遇,像滑浪的人被海浪推高一樣。我們要為神過去給我們這個機遇而感恩,但如今,這個浪要退潮。隨着舊社會被翻轉,金融中心成了遺址,香港教會不要懷緬過去,而是要抖摟精神,成為留下來的人的天國使者。留下來的人多數是普通人,平凡人,也有每日150位持單程證來港的同胞。教會要牧養這些神交託我們的人,教會要服務他們,並向他們作信仰見證,他們是我們的鄰舍。
耶穌預期門徒的生活不會太好過,所以他安慰門徒,「五隻麻雀不是賣兩個阿撒利(銅錢)嗎?可是在神面前,一隻也不會被遺忘,就連你們的頭髮也都一一數過。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要貴重。」這段話的重點,是指出連被視為最低經濟價值的麻雀,神都沒有遺忘牠們。但留意耶穌的視野,他不是說門徒比許多「金絲雀」或「金剛鸚鵡」等貴價觀賞鳥更貴重,耶穌的視野是貧苦老百姓的視野,是「許多麻雀」,你們比許多「廉價食材」還貴重。香港人現在不吃麻雀,聽起來隔了一層,用較地道的說話可以改成「你們比許多韮菜還要貴重」。香港教會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都是許多社會福利的倡議者和服務提供者,既是政府的合作伙伴,也是談判對手,對城市發展和價值觀作出了重要的影響。剛才梁國全總幹事指出,在近年的新法例下,宗教自由不確定,社會公義的實踐空間大大收緊。教會避免觸碰政治敏感的社會議題,只能多作關懷社區的工作。關懷社區的工作之一就是關懷貧窮。我相信教會不會像上世紀那樣改變社會政策,但教會可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去關懷貧窮人。教會可以感動人的心,耶穌正是在財富和人心之間,選擇人心。這進到第二個主題:關於經濟生活。
第13節「羣眾中有個人對耶穌說:“老師,請你吩咐我的兄弟跟我分家產。” 」這個人不是門徒,耶穌也拒絕了他的請求,並借機會向眾人說:「你們要小心,提防一切貪念,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他的財富有多豐厚。」耶穌對這人的判斷是他出於貪心。路加沒有解釋為甚麼「分家產」是貪心?家產是父親留給兒子的財產,應是名正言順的。我們姑且在經文留白的地方作一些猜測:可能這人的兄弟不懂投資,家產落在他手裡,長遠下去會貶值,這個人只是想守護他自己的那一份,要早點分家拿在手上。又或者他的兄弟得罪權貴,若家產被充公,那他自己的那部份也會一同被吞。或者他還有其他的原因。但總意是,耶穌叫他守護的不是自己的財富,而是自己的心:「要小心,提防一切貪念」。貪心的一個特徵,就是雖然自己已經擁有,但總覺得還未夠,還想要更多。於是耶穌講了一個愚蠢財主的比喻。我們都熟悉這個比喻,有個財主,擔心自己的糧倉不夠大,於是計劃重建糧倉,對自己靈魂說:「靈魂啊,你擁有許多好東西,足夠享用多年,你可以輕鬆吃喝慶祝吧!」結果耶穌說那一夜神就來收回他的靈魂,那麼這愚蠢的財主所預備的,要歸給誰呢?耶穌結語的重點是「那為自己積聚財富、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人,也是這樣。」積聚就是想愈來愈多,所以要擴建糧倉,相關的概念包括「發展」或「增長」。我們很熟悉耶穌之後再講的主題,「不要為生命(原文是靈魂)憂慮吃甚麼,也不要為身體憂慮穿甚麼」,但這句話在路加福音裡,不是針對門徒的心理健康,而是針對着這比喻裡的財主講的。耶穌是進一步註釋這個比喻。有誰曾對靈魂說,「你有甚麼可以吃呢?」就是比喻裡的無知財主,是他對自己靈魂說,「靈魂啊,你擁有許多好東西,足夠享用多年,你可以輕鬆吃喝慶祝吧!」
各位堂會的領袖,執事,同工,在香港經濟收縮時,作為受託管理地方堂會的人,你們最擔心的是甚麼?是否擔心上一代留給我們的家產,會在這個動盪時期在我們的手上失掉。創業難,守業更難。心裡是否這樣想:「就算不能增長,也不好萎縮」。在新法律的影響下,有宗派教會把物業獨立,預備萬一有一個堂會被清算,也不會一次過全部堂會受影響。他們分開獨立註冊,是為了在對方有難的時候可以守望對方,而在體制上先分家。但事實上,也有地方堂會很擔心會受到政治不太正確的姊妹堂會拖累。尤其今屆特區政府很快便會為基本法23條進行立法,到時不知道再有甚麼新板斧。所以如果先行與有危險的家人割蓆,那就會安全一點。這是為求自保而「分家產」,不是為了守望對方,而是為了守護自己。奧古斯丁曾在講章中對路加福音中這個「分家產的故事」落了以下評註 Sermon 265.9:「Covetousness divides, charity or love gathers together. Guard against all greed, fill yourselves with love.」(貪婪促使分裂,恩慈的愛則聚合。要提防一切的貪念,以愛充滿你們自己。)他改了這個人的對白,變成「Master tell my brother that he may have my inheritance.(夫子,請吩咐我的兄弟,他可以取去我的那份家產)」這兄弟二人原是一家人,共享父親的財產。分家產,就是不再視對方是一家人,不再共享財產。這樣看的話,耶穌在第33節的話其實非常激進,「要變賣你們的財物,施捨給人;要為自己預備永不破損的錢袋和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貧窮人就是與教會共享天父財產的家人。對比耶穌對愚蠢財主的評價和對門徒的吩咐,前者是「為自己積聚財富,在神面前卻不富足」,後者是「要變賣你們的財物,施捨給人」;財主是積聚財富,門徒是要變賣財富與窮人共享;財主想愈積愈多,耶穌想愈分愈盡;一個是「在神面前不富足」,一個是「為自己預備永不破損的錢袋和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兩者就是對方的鏡像。教會要在神面前富足,就要把財富用在貧窮人身上,要善用上主的財富,而不是思考如何保值,如何自保。留意耶穌不是說要花錢在福音事工上。耶穌是說「施捨給人」,即與缺乏的人分享財富。這些分去的錢就變成最安全的財富,沒有賊人可以偷取,不會被人共同富裕,沒有蟲咬,使教會在神面前富足。來求耶穌分家產的人想要「取得」,要愈積愈多;而耶穌則叫教會要「給與」,要愈分愈多。經濟衰退下,你自己的家庭預算,你管理的地方堂會的年度預算,耶穌會不會都想你再調整一下呢?負責做預算的執事經常提醒我,要在尖迦的預算上反映我們對服務街坊的關注。其實地方教會對翼峰機構的支援,也是共享天父的家產。疫後新時代下地方堂會面對的挑戰,不單是在社會政策上教會學校或社福設施裡面能否再繼續辦教會,更加是在經濟衰退下地方堂會如何成為一個與社會中缺乏的人分享財富的教會。「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惠:他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為貧窮,要使你們因他的貧窮成為富足」(哥林多後書8章9節)在目前仍然可以自由聚會的時候,我們要調整教會生活,成為一種樂意與貧窮人及落難者分享天父資源的生活,以致日後能繼續產生如此生活的基督徒家庭。
這需要我們擁抱一種特別的生活態度與靈性,耶穌說:「想想烏鴉吧:牠們不播種,不收割,沒有倉,也沒有庫,神尚且養活牠們。你們比飛鳥貴重得多呢!」「 想想百合花是怎樣生長吧:它們既不辛勞,也不紡織。但是我告訴你們,連所羅門最顯赫的時候所穿戴的,也比不上這些花中的一朵。」「野地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進火爐裏,神尚且這樣打扮它們,何況你們呢?」這些都是野生的物種。耶穌描述一種不嘗試控制的生活,讓自己暴露在不可預測之中。這不是躺平,而是信靠上主。不是因為我們不需要生活,而是因為我們追求神國。上主連不潔的烏鴉都會養活,烏鴉吃的是垃圾和腐肉。原來這麼低端的生活,都可以是蒙天父看顧的生活。以利亞先知就是吃由烏鴉口丟下來的餅和肉維生,你想想哪會是怎樣的餅和肉。讓我們一起讀第30下至32節「你們的父知道你們也需要這一切。你們要追求他的國,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你們這小羣啊,不要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門徒追求的不是生活質素,而是神國。忘記了追求神國的基督徒,總會在別處追求一個本來不屬於我們的國。忘記了要在神面前富足的基督徒,總會在別處積聚不屬於我們的財富。忘記了天父的樂意供應,總會在別處尋求一些不會令生命安頓的平安。
我作出今天的總結:在疫後新時代,要建立的教會形態,應是一種進入貧窮人生活中共享天父財物的教會形態。需要訓練門徒追求神國,信靠神,刻苦過活,撐過政治與經濟苦日子的。這樣生活的教會,就毋須懼怕那殺身體後不能再作甚麼的人。願主保守眾教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