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約櫃留在基列‧耶琳的那天起,經過了許多日子,有二十年;以色列全家都哀哭歸向耶和華。」(撒上七2)
香港教會群體應該變嗎?如果要變,如何變?如果未能變,成因又是甚麼?這些可能都是不少香港基督徒近年都會思索的問題。
教會形態的焦點在於差遣會眾承擔上主托付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下作「教新」)負責的2023年香港教會形態發展趨勢研究(下作「研究」)出爐,結論有句「研究組認為現在數據上缺乏足夠的證據支持『堂會考慮改變現在運作模式能發展成趨勢』這一說法」(報告頁46,下同),不知與會者或後來讀到者會有何感受。不過,我想,大家若細嚼研究的題目,是探討教會的「形態」,而非「型態」。「形」者,形態、形體也;「型」者,法度、準則也。兩者意涵其實不盡相同。
實際的處境下,對教會「形」態的重思是需要的。早幾年種種的變化,總會衝擊不同教會的原有文化,諸如場地運用、崇拜流程、領袖與會眾的關係等。教會有些事情,總是有調整的空間。觀乎大公教會的歷史,上帝子民素來都是既聚且散的群體。雖然群體聚集時需要場地或數碼平台,但在散開的時候顯然不受制於四壁之內或「下線」(offline)。正如「在早期教會,宣教與崇拜互存共生,作為雙重關注的焦點:崇拜的榮耀本質,驅使早期信徒出外宣教;而宣教的困難本質,迫使他們回歸崇拜,以整裝他們再次出發」,(1)倘若這正是崇拜差遣禮的原委,我們就有更明確的自省視野:相對如何聚會,會眾能否在聚會中認識上主,且在散去後能繼續承擔主的托付,才是我們真正要留意的事情。既然探究教會聚集的形式與教理(dogma)、教義(doctrine)皆不牴觸,「變與不變」自然不該置於一個對立二分的框架中,「如何變」亦應是富彈性的考量。教新總幹事梁國全傳道於發布會最後部分,就論到「容納異己、兼容同行」。是以,「教會『形』態的變或不變」在這個時代應能予香港教會群體多一種參考的角度。
教會的本質較先於她的行動與運作
另一邊廂,我相信有出席發布會的朋友,都尤其會在兩位回應嘉賓(王家輝牧師、蕭楚剛牧師)的分享中就「甚麼是教會」、「教會如何成為教會」的議題有所反思。確實,作為有限的人,我們當然有機會流於想像教會的「形」態,卻忽視了她的「型」態——教會論(ecclesiology)的問題。參照以色列的歷史,流動的會幕曾一度擴展為眾所矚目的聖殿,最後卻淪為「沒有一塊石頭會留在另一塊石頭上」的廢墟。以色列忘記了自己蒙召的原意,致使上帝根本不再重視她的「形」,箇中的借鑒值得教會放在心中。
令我略感意外的是,在研究的觀察中,75%已有計劃改變的堂會展望未來培育需要時,並不認為查經和聖經課程是首五項需要(頁18-19)。這裏可以詮釋的空間固然不少,譬如「堂會過去在教導聖經的功夫已經頗有成果」、「堂會文化下的查經和聖經課程多是紙上談兵」、「堂會的釋經眼界不如坊間及神學院的其他資源」,但更值得大家深入探究的乃是:聖經——或者再準確點說,是啟示——對香港(特別是新教)教會群體到底是甚麼?它與我們如何了解自己的本質,以至考慮形態上的變或不變,到底有何角色?借用鄧紹光教授近日一種說法,我們對時代的挑戰總有機會是「生物學式的」、「本能的」:逃跑(flight)、對抗(fight)、僵住(freeze)。(2)因此,教會誠然須具一種「我只是僕人」的自覺,不住在上主面前尋問、看看自己會否有意無意間陷入試探,則信徒的生命及其延伸出來的教會決策(形)或教會論(型),都只是基於理性對「教會」的定義(無論不同的光譜對「教會」的定義是甚麼),以及誤會自己有足夠能力分辨甚麼才是對教會好或善?(3)這也是研究在質性訪談中,關注堂會在計劃變或不變時如何尋求異象、辨識主旨的原因之一(頁41)。
是否轉變、如何轉變、何時轉變,皆非教會自主的決定
以色列總是遺忘她的所是。在與非利士人的爭戰過程中,最大的挑戰並非仇敵的軍事實力與智謀,而是以色列的「內部問題」。苦戰當前,長老竟然想出把約櫃從至聖所抬到戰場前線的「良計」,以利家族(士師暨祭司)亦無加以阻止,最終約櫃遭擄走。可是,即或因為上帝自己在非利士地彰顯榮耀,約櫃得以被送回以色列境內,當中竟有人觀看聖物而再度受到審判,致使他們把約櫃留在基列‧耶琳。然後經上說,以色列全家哀哭歸向上帝——過程費時二十年。
「全家哀哭」、「二十年」——這些對今日的香港教會有何意義?也許,在這段日子,教會都有哀哭的經驗,但我們到底是為了甚麼哀哭?是因為我們在困局中真正看到教會過往不成教會?是看到自己在上帝面前曾經有過的不忠?還是其他理由?又,那怕我們以形態的變或不變作為自己在上帝面前表達一種悔改的決心,會否箇中滲入現代社會的加速主義,使我們在求變的過程中同時求快、求效率、求受自己所掌握?(4)二十年,如果這是上帝在撒母耳真正興起前為全以色列立下的定時(傳三1),我們又應該抱有一種甚麼的態度去認知自己需要悔改的內容,以致預備和等候回轉的時機呢?
研究組成員,作者黃樂祈(左二)
作者為教會同工、2023 香港教會形態發展趨勢研究組成員
註解:
(3)Dietrich Bonhoeffer著,《倫理學》,二版(香港:道風,2010),頁13-14、31。
(4)Hartmut Rosa, The Uncontrollability of the World (Cambridge: Polity, 202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