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梁國全傳道

時勢牧言:波潮中香港教會走過不容易的二零二二年



  迎向新一年,筆者借此嘗試以自己視野回顧香港教會的「十事」,或許並不是盡然涵括所有事情,然而藉此記述,宏觀近看,香港教會在第五波疫情及移民潮期間的一些片段,以作未來探詢之用。


1. 教牧及信徒移民:香港教會更新運動(下稱:教新)根據《2021年逆境中香港教會跟進研究》推算,22%經常參與崇拜信徒大約六萬人及在四千多名教牧中有數百人已經移民,加速教會面對青黃不接問題,帶來堂會各方面的調適,面對怎樣牧養流散者及留下來的人的挑戰。


2. 關閉宗教場所及實施疫苗通行證:二月二十四日起實施的疫苗通行證影響因不同原因不想打針/未能打針的人士進入「宗教處所」,甚至是教牧人員。然而按後來討論及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向政府有關部門了解後澄清,主要是崇拜聚集地方,但仍有一些堂會採取一刀切處理,拒絕未付合相關要求的信徒進入教會的任何範圍場地,引發爭議。在關閉宗教場所期間,政府當時的禁聚令同時收緊至私人處所內多過兩個住戶的跨家庭聚會,部分堂會曾只限兩人於教會做崇拜直播等安排。因此,一些堂會/離堂者已開始探索未來教會形態的發展,不只是在傳統宗教場地之內進行聚會。


3. 教會的型與形發展:鑑於社會局面帶來教會的衝擊,不少堂會已經開始思考和實踐轉型,為未來不確定性帶來的影響作準備。「教新」於六月成立研究小組,推動「2023教會形態發展趨勢研究」,於6-8月向相關堂會發出問卷,回收66%,10-12月整理數據,2023年1月舉行「迎、型、形」交流會,再於未來繼續質性研究部分。此研究不一定能提供教會未來發展藍圖,但相信能整理堂會轉變中的一些觀察,再作討論。


4. 重新想像教會未來:Reimagine Conference大約於九月發起「重新想像教會未來」,邀請不同嘉賓開live及於網上發布錄影的分享,牽起一股熱潮。至於,是否能引起「重新想像」的果效,在發揮到「吹哨」作用之後,其它則有待2023年的觀察。其實,未來的效果如何也在乎香港教會自身的更新胸襟與落實做法。


5. 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來港:董家驊牧師於2021年中上任,因疫情至今年十一月來港與香港教會不同宗派及機構領袖會面,到訪神學院等,於11月7日由香港華福區委會主辦,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協辦,「牧養更新」研討會,講題:神仍然深愛我們——以實踐神學探討新常態的牧養模式。董牧師今次旋風式到港(世界華福中心的辦事處一直設在香港),確實帶來一點凝聚力,尤其在實踐神學與培育使命門徒有更多探討。


6. 時代論壇推出《低聲道》平台:該機構於10月30日舉辦「時代的禱聲──感恩祈禱暨事工分享會」,當日亦正式宣佈《低聲道》開台,希望吸引年青新一代收看閱讀。筆者認為這是很好的嘗試,為香港教會於時事與教會之間,打開一扇互動之門,值得為此事工禱告和奉獻支持。


7. 多間福音機構/神學院周年慶典:十月至十二月期間,陸續有多間機構及神學院舉行周年慶典。讀經會六十周年、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六十周年、中國宣道神學院三十五周年、時代論壇三十五周年、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三十五周年及明光社廿五周年等等。八十年代,正值中英聯合聲明與香港回歸的動盪日子,上主興起不少機構包一九八五年成立的香港教會更新運動。未來如何,眾多機構/神學院需要再思定位,怎樣於時代中做好翼鋒教會和神學教育。


8. 香港市民對基督教觀感調查報告:是次調查由香港基督教協進會與香港中⽂⼤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合作進行的研究,《香港市⺠對基督教觀感調查報告2021》已於2022年11月10日發佈,引起教內關注有關市民對基督教的觀感帶來的啓示,當中有問市民的移民意向,報告也推算全港有17.2%新教基督徒等,內中有不少地方值得深入了解。香港教會在艱難中,仍要躬身自省,於關鍵時刻仍堅守崗位,見證基督,與民同行!


9. 有牧師受查事件:有教牧因被指誠信及操守問題而被內部調查,也有被指鼓勵教友投資失利而遭查後停宣講和施餐。這類事件引起「牧師」疑似失德和失見證的情況,難免令人失望,更引起大家關注牧師的品格,不少堂會有按牧需要卻不宜快速。


10. 教內出版:筆者留意到,至少有兩本談及時勢的書籍出版,分別是孫寶玲牧師的《見證基督》(德慧文化出版)及思路·豐兄的《福音是叫人有活著的勇氣》(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出版)。此外,還有「教新」編輯2022年「時勢牧言」,合共有八位作者的《時勢集》。


  邁向二零二三年,香港整體移民情況似是逐漸放緩,疫情措施進一步有放鬆,社會環境也逐漸平伏了?但願如此!教會經歷過去一年的各種衝擊,實在需要安穩下來,於牧養中更新,不忘使命向前行!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0 則留言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