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時勢牧言:從牧養離堂者再思同行

近年越來越多基督徒「離堂不離教」。有些人可能是刻意選擇流浪,尋找自己的信仰之路;有些人則可能懷著期待,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回到教會的懷抱——只不過未必是原來的堂會。離堂者的光譜非常廣泛,亦很難準確地定義。不過,就著筆者所接觸的對象而言,有不少人是因著群體相處出現問題而離開教會,內心深處卻離不開與人同行的渴望。教會群體不時提及「同行」這個詞語,但實際經驗卻可能大相逕庭。這種差異不僅反映了教會生活的複雜性,也揭示了人際關係中的深層挑戰。


根據過往同行的經驗與觀察,筆者有以下發現:有些人抱持大愛精神,願意與眾生同行。這種無私的態度固然值得讚揚,但過度付出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一方面,它可能令對方感到「被關心」的壓力,彷彿被過度關注;另一方面,付出者自己也可能因此身心俱疲,最終無法持續這種關懷。相反地,有些人則享受被照顧的角色,借「同行」之名依賴他人。起初,這種關係可能看似和諧,但隨著時間推移,依賴者可能漸漸成為他人的重擔。這不僅可能損害雙方關係,還可能阻礙依賴者的個人成長。


由此可見,角色或期望不對等的同行,往往比較辛苦。然而,若要求同行必須完全對等,這又似乎與基督信仰強調的無條件愛和服侍精神相悖。每個人返教會的最初目的都不盡相同,期望有所落差也是正常不過。許多人曾以為教會就是能夠接納這些落差、接納不完美的地方,結果卻換來更大的失望。這種失落不僅影響個人的信仰生活,也可能導致人們對教會整體產生懷疑。要知道,教會並非沒有嘗試解決這些問題,只可惜往往停留在空談理念的層面,缺乏實際的實踐方法和應用技巧。結果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法與人同行,缺乏統一的導引和支援。在這種情況下,各人同行的體會可能會有很大分別。有時候,同行者感覺配搭得很好,彷彿找到了知音。這種美好的經歷能夠深化信仰,增進彼此間的理解和支持。但有時候,同行者卻可能是錯配,導致癡心錯付。彼此以為終於被聆聽和理解,但實際上對方可能根本未做好準備或缺乏相應的能力。


有離堂者曾分享,其中一種令人感到迷惘的同行模式正是「堂會限定」。顧名思義,就是說基督徒的同行(且不談箇中深度)只發生在堂會的範圍內,一旦離開堂會,彼此間就鮮少建立更深入的關係,「同枱食飯,各自修行」。這種現象既反映了同行關係的真實深淺,以及信仰生活與日常生活的割裂。這些都是離堂者所關注的地方。當然,要花額外時間建立關係確實需要考慮諸多因素,譬如大家是否投契、生活節奏又是否容許週末以外相聚。這種選擇性在人際關係中是無可避免的。然而,如果基督徒的同行僅僅局限於每週的聚會,那麼所謂的團契恐怕只淪為例行公事。


筆者反而主張另一種可能性:「期間限定」的同行模式。乍看之下,這個概念可能有點令人費解:為什麼要為關係設定期限呢?這豈非與同行的精神背道而馳嗎?事實上,任何關係都有可能終結,這是人生的現實。自設期限並不是為了限制關係的發展,而是為了讓每個同行者更加珍惜當下,深入思考同行的意義。通過明確的時間框架,同行者或更容易投入並且委身,更認真地對待彼此的關係。同時,這也為同行關係的評估和調整提供了自然而然的機會。更重要的原則是:與其勉強自己分享卻不真心,倒不如坦誠地承認自己的掙扎。一方面更真實地面對自己,另一方面彼此學習真誠交流。


無可否認,普遍教會總是希望大家頻繁出現在教會、積極出席各種聚會。背後的邏輯是,認為見面的次數越多、相識的時間越長,關係就會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關係的確與時間與相處密度有關,但筆者認為更重要的是關係的深度。如果沒有開放地認識對方,或者說,如果我們不願意開放自己讓人認識,那麼即使每週相聚,關係也可能停留在表面的層次。如此,所謂的「同行」也只是泛泛之交,萍水相逢,缺乏真正的連結。這亦可見於留堂者與離堂者之間的無形張力。留堂者可能不自覺地以離堂者重返教會為前提來表達關心,卻忽略了深入了解對方離開的真實原因。更重要的是,一旦有人離開教會,與他們繼續同行的機會往往變得稀少。若果關係單純量化去評估,留堂者始終難與離堂者同行,離堂者也不感到留堂者明白自己。但若關係是以質素去思考,期間限定的同行也許不再是空想。


面對複雜的情況,筆者並沒有什麼秘訣可以傳授。畢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來就沒有固定的公式可循。每一段關係都是獨特的,需要用心經營並不斷調整。但願你我不僅以堂會為唯一的場所,能夠超越教會的物理界限,在不同生活場景體現有深度又有溫度的同行。




作者為斜槓牧者 (此文原刊於第90期《使命與領導》,2024年10-12月)

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