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最重要的就是喚醒被領導者的生命,從他們的軀殼中誘導出真正的生命。」- 古倫神父(Anselm Grün)
筆者這幾年先後撰寫好幾篇分享,包括〈面對後繼無人的困局〉(2021年5月)、〈教會還有「未來」領袖?〉(2022年5月)及〈新手領袖、逆步成長〉(2023年3月),交待一些教會普查數據、個人觀察及建議,內容離不開培育與賦權等方面。是的,我們其後看到有更多相對年輕的教牧承擔起領導角色及接受按牧。當然,因著退休潮、教牧移民及提早退休等原因,「斷層」的情況總要面對,有些堂主任或機構總幹事臨近或到了65歲的退休年齡仍未能交棒。
承擔任務、持久培育
根據「2021逆境中香港教會跟進研究」(2021年6至8月進行),堂主任由2019年的1,104人略升到2021年的1,144人,然而堂主任是牧師則由810人微降至796人,堂主任是傳道/宣教師則由294人升至348人,因此我們後來明顯看到有宗派及堂會於按牧方面有增加趨勢,並加强了內部培訓,以滿足領導與牧養的需要。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下稱:教新)多年以來,推出「堂主任訓練」,合共三十屆。近年因應需要,先後舉辦「後繼有人」和「應對時勢」領袖培訓計劃,合共十屆。跟著便是2023年策動的「時代僕人」領袖培訓計劃,已完成兩屆。踏入2024年,我們將繼續推行第三及第四屆培訓,此計劃特點是既有資深也有年輕的導師擔任課堂教授,並為學員度身訂造(tailor-made)「教練同行」環節,以個別約談埋身關顧,强化跨代同行的領導傳承等等。我們重視學員彼此的關係,於課堂後一起午餐,席間與來自不同宗派/堂會背景的參加者交流及建立主內情誼,不少之後仍有聯繫及參與「教新」的聚會。
有見需求殷切,為了幫助堂會儲備人才,我們會接納中層領導同工或經由堂會推薦資淺的牧者報名。同時,有見不少福音機構亦有領導傳承的需要,亦會開放予總幹事或副總幹事報名,但需具備神學訓練。
規劃有時、放手有時
對於華人教會於領導傳承面對的挑戰,我們心中有數。順利找到繼任人達到傳承有望,雖然不是必然,但是做好繼任規劃總好過「臨急」應變,更是領導層如執事會或董事會的承擔;傳承不只是個人的事,對整個事奉團隊更是重要。
領導傳承其實也是跨代同行,涉及領導者的傳與承兩者的態度和經驗,並不容易拿捏。懂得放手與接手之餘,在不安中學習放下「專業」的操控,珍視整個團隊的關係,同心仰望上主,更為重要。
侯士庭(James M. Houston)於《喜樂流放者》的跋〈在基督裡一起長大成熟〉,有一段頗有意思的分享,對於領導者也有提醒,「我相信我們生活中最主要的行動並不是專業上的追求,甚至也不是寫一些有意義的書,而是與他人面對面的相會,成為『活的薦信』,將神的臨在帶到他們的生活中……只有想法而沒有行動是毫無意義的,只有行動卻沒有友誼中經營『事工』;那會變得太過自我意識,甚至有操縱之嫌……保持單純的態度付諸行動有助於得著心靈平靜,亦即每時每刻單純地住在神的臨在中……如果我們獨攪攬機構的力量,又使機構少不了自己,就是明顯表示在緊抓著專業主義和成就功績不放。家父生前很喜歡引述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於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墳上的墓誌銘:『神放下了祂的工人,但讓祂的工作持續下去。』」(頁219-220)
結語
確實,領導傳承是當下華人教會面對的挑戰,沒有「必勝」的方程式。順利交接也要過渡適應,未能傳承自有不同的原因。然而從評估形勢到預備人心,與現任領導者的溝通到整個群體與處境等考量,有不少挑戰如有否人選及經濟等因素,正是考驗。祈願華人教會於逆風中,竭力承擔培育時代僕人的任務!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