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時勢牧言:一年零十個月的挑戰



執筆撰文之際,適逢百年一遇的洪水。黑色暴雨的早上,在家中撰寫此文,陸續收到幾位會友的訊息,都是語音的:「教會點呀?」「個花園點呀?」「個斜坡有冇事呀?」立時覺得自己黑雨之下「留在家中」是否不對呢?要趕緊返教會看看情況嗎?但洪水氾濫之時,又怎能出門呢?不過,若教會真的「水浸」起來,就要盡快處理…… 這就是「新手」堂主任的挑戰吧!


回望過去一年零十個月的署任期,實在過得太快,但同時又好像過得太慢,心情就是如此矛盾的。若不是有上主的恩典和弟兄姊妹的支持及勉勵,恐怕「新手」早就淹沒在一大堆的困難中,對「新手」來說,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每日要面對不同的人和事。


「最小」與「最大」


從前只牧養某個年齡組別的弟兄姊妹,或是少年人或是職青,他們的需要都離不開學業、工作、事奉、進修、戀愛等,如今「新手」堂主任卻要關注不同生命階段的需要,由幼兒到長者,由撰寫入學推薦信,到填寫墳地申請表,堂主任要關心的是由「呱呱墮地」到人生「最後一程」,英文諺語謂 “from cradle to grave”(從搖籃到墳墓)堂主任都有份參與,由初生嬰兒出生到長者安息主懷,堂主任往往都是首先知道消息,與弟兄姊妹同哭同樂,並非單單參加喜宴或主持安息禮儀,原來能夠真正「同哭同樂」實在需要一個極大的心靈空間,才能承載弟兄姊妹不同階段的生命狀況。


「最內」與「最外」


新約聖經中,教會是一群被呼召的人 (希臘文ἐκκλησία),被呼召的人的內在生命是怎樣的,其實是很難從外在行為看得出來。不論是教會的「最內」與「最外」,堂主任往往都要關注及跟進。「最內」的是弟兄姊妹屬靈生命的成長與成熟,是經年累月的,是需要悉心栽種,而成長最重要的養份就是神的話,如何讓弟兄姊妹好好吸取養份,是堂主任最重要的職份,包括設計讀經計劃及培育課程,而每主日講壇的信息就更是必須好好安排及「把關」。


需要好好「把關」的,除了講壇,還有堂會的建築物。舉凡關乎建築物的一切:水、電、消防、維修、網絡…. 雖有負責堂務的部門處理,但最終還是需要堂主任的確認,一個簽署,一個教會蓋章都是責任的承擔。教會建築物已有60多年的歲月,樓宇結構雖沒有太大問題,但不時均需進行各類維修工程,而最令筆者耿耿於懷的是每主日,眼見長者要應付那33級的梯級,看著長者拾級而上,是無助的,也是無奈的。建築物不應成為敬拜上主的「難阻」,這又是另一個「新手」堂主任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最近」與「最遠」


近年移民潮之下,不少堂會尤其是中產教會,都受到極大的挑戰:「留下來的人」怎樣面對未來?最迫在眉睫的問題當然是事奉人手不足:執事、值理、崇拜主席、領詩、司琴,以致各部的導師皆缺人。另外,移民潮適逢退休潮也令奉獻金額銳減,長遠而言,現時堂會的運作模式仍能維持多長,其實無人知曉。堂主任的任務就是要帶領弟兄姊妹重新思考教會的遠象及願景,因為若沒有從上而來的異象,堂會只是維持日常的「運作」:有崇拜、有團契、有會議、有活動….. 但卻沒有使命及遠象,教會就會錯失了在這個時代要學習的功課。


還記得神學院老師曾經提醒,不論什麼時代,傳道人有「五道」:講道、教導、佈道、輔導,若成為堂主任,更要負責「領導」。初入職時,覺得要心存謙卑地學習,不要凡事作「領導」,總覺得同行是更重要的,教會的職份中沒有誰領導誰,誰跟隨誰,「同行」就好了。但如今,在這個時代承擔了堂主任一職才驚覺「領導」的重要性,而作為「領導」首先就是要「辨識」,因為堂會每日面對的需要多不勝數,處身在不同的人和事之中,背後有不同的期望和需要,堂主任必須有所辨識:凡事緩急先後,優次有序,好使教會能在當下百般挑戰中繼續前行。


求主憐憫教會,更憐憫這一代被迫要「一晚長大」的新手「堂主任」。


(此文原刊於第86期《使命與領導》)


作者為鴨脷洲浸信會署任堂主任

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