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弱不經風」的香港教會

引言

  〈2019香港教會普查〉於5月26日向外公布,筆者分享有關數據時,總結香港教會整體景況於2019年3月為「弱不經風」,這面貌尚未如實反映6月開始的「反修例運動」及2020年2月影響至今的疫情。當然,整體現象必有例外情況,有個別堂會於逆境中,仍有令人羨慕的增長。

  「弱不經風」(或「弱不禁風」)乃用來形容女子體態纖弱或病者體弱,連風吹都經受不起。筆者以「弱不經風」形容香港教會2019至今當前的面貌 : 老乏力、養、濟隱憂、起雲湧。

1.乏力

  研究組織生命週期學者指出,當堂會處身成熟期,接著進入維持狀態,再發展下去便是衰退的走勢。就大多數香港堂會而言,生命週期「熟年」(2009年)已過,而2014年為「維持」,而2019年則明確於「衰弱」跌勢。堂會成立年數,1999年中位數為18年,2009年為25年,而2019年則為32年。成立50年以上的堂會有373間,佔整體28%;而過去10年內新植堂會只有59間。堂會組織年數愈大,大多會趨向保守穩健,而結構習性因循較強。

  不只堂會成立年數提升,香港會眾老齡化嚴重,較香港整體人口結構更加老化。按照《2019香港教會普查簡報》,教會50歲到64歲信徒推算有74,737人,65歲以上信徒有53,215人,合起來共有127,952人,佔整體教會會眾43.8%。

  堂會文化保守不變,成年長者會眾為主流,25-44歲出走較多,這便是「老弱乏力」堂會的寫照。筆者預見,經過「反修例運動」帶來撕裂,再加上「新冠肺炎」的衝擊,堂會實力真是「弱不經風」!

2.

  按1999年教會普查發現,設有主日學或聖經教導的堂會佔90.4%,至2019年,相關事工下跌至84.8%。再看相關出席率發現,99年出席主日學或聖經教導的中位數為32.7%,至2019年,則下降為20.0%。

  筆者以「不教不養」論述當前堂會牧養關係,不少會眾感到與牧者關係疏離,乃因有部分堂會定位錯誤,就帶來牧養的偏失。有些堂會營運如同「海洋公園」一樣,特別是中小堂會,其優勢是牧者與會眾緊密信任關係,但領袖定位錯誤,把教養「外判化」,再加上崇拜堂次增多、團契小組化,教牧與會眾交流時空壓縮,於是會眾成為聚會與聚會之間走場的過客,牧者只是宗教聚會的供應商。中小堂會要走「名師補習」路線,把堂會打造為不同品牌的「主題堂會」,有「目標導向型」、「銳意門訓型」等。

  坊間有不同神學院與機構提供有系統的聖經研習課程,以補堂會不足,乃是好事。超過七成堂會表示過往三年,參與主日學人數減少;其中主因是信徒已參與外間課程(55.6%),其次是師資人手不足(53.8%)。

  隨著神學普及化,香港有不少信徒接受一定程度的神學教育,理應可以回到堂會教養其他信徒。現實是更多信徒長期倚賴名講員,消費熱門課程與聚會。有些信徒回到堂會,甚至不滿牧者的教養,有些更作出比較與批評。當大量信徒長期接受飼養,不能自立及餵養他人,堂會「不教不養」由此產生。有些信徒不受教,不接受牧養;有些教牧放棄了教養責任,假手外人包辦。這兩方面形成了惡性循環,楊牧谷的評語(1989年)仍不過時 :「全世界的華人教會大概沒有比香港教會擁有更多的機構、更盛的人才,但就如一個離港多年的平信徒領袖返港探親時指出 : 『香港信徒靈性的情況跟他的事工真不相稱』。」(《淚眼先知耶利米》,209頁)。

  當地方堂會失掉其正常功能,教導未能滿足,團契未能暢所欲言、有深入的關係,與牧者關係又疏離,堂會能提供的不及線上個人找到的資源,「離堂會」(dechurch) 現象就會出現。牧者與信徒之間,信徒與信徒之間的個別關顧是我們應重新學習的。

3. 經濟隱憂

  信徒奉獻為其經費來源的堂會比率,由2014年的95.7%減少至2019年的91.7%。另有從服務收入和儲備/投資獲得經費的堂會,分別由5.4%和9.0%增加至12.5%和19.2%。

  2019年3月份的同工薪酬開支佔總支出百分比的平均數和中位數,分別為57.5%和60.0%。至於設備及樓宇相關開支(如正、副堂、辦公室按揭供款及租金等)佔總支出百分比,平均數和中位數則分別為18.1%和14.0%。

  因應人口老化與退休潮,堂會奉獻必會減少,再加上信徒「離堂會」出走,奉獻也會相應減少。〈2019香港教會普查〉尚未如實反映疫情帶來實體崇拜減少,從而奉獻也減少。經濟衰退與失業潮,再加上政治因素帶來中產教會移民潮,筆者預見「經濟隱憂」將會困擾整體香港教會。倘若有堂會要大興土木,擴建重建,可能真要再三思考與計算,信徒會否同心成事 ?

4. 風起雲湧

  香港教會經過一段安逸歲月之後,2014年經歷「雨傘運動」,2019年經歷「反修例運動」,而2020年更遭受「新冠肺炎」打擊。

  從〈2019香港教會普查〉反映,堂會關注的社會課題是受著社會思潮與社會運動影響。宗教自由於歷屆普查(1994-2019),首次作為選項即一下子躍升為首位(31.6%),正表達教會領袖對內地收緊本港自由的憂慮。這些數據尚未反映2020年5月兩會通過的「港區國安法」,筆者預期如放在今年9月作出調查,有關數目必大幅提升。

  中國因素與2018年2月正式生效的新修訂《2018宗教事務條例》,確實影響本港教會;再加上「港區國安法」即將落實,成為香港教會頭上一把刀,執政者隨時會「依法整教」。〈2019香港教會普查〉進一步反映中港互動關係轉差,2014年兩地教會交流有60.1%,至2019年下跌為44.4%,其中有14%堂會表示過去兩年交流暫時停頓,5.3%堂會表示交流次數減少。

  另一重要社會課題為「社會公義」,為第二位(31.3%),而「雨傘運動」相隔了5年,佔29.5%,名列第四。「雨傘運動」帶來對教會的影響,也可從中看見。這些數據全是以地方堂會作為單位,以堂主任或負責同工的視野來量度。堂會不能從香港政治、社會與經濟場景抽離,公眾關心的課題同樣成為堂會關注與代禱的課題也是自然之事。

  1984年香港教會面對九七回歸引發信心危機,教會領袖能較有共識,《信念書》便成為本港教會的方向與指引。現今,香港教會面對政治形勢改變,九七危機重現,教會移民潮(回流與再移民)勢會出現。身處「起雲湧」的香港教會,前景確是困難重重,社會與政治課題不能凝聚共識,反帶來堂會內部的不信任與分裂。

結論

  「弱不經風」正好提醒香港教會領袖與信徒,我們面對的現實就是這樣。領袖任何時候,首要責任是「界定現實」,向會眾明確說出真相,從而一起共謀出路,求主引導前路。教會怎樣應對「弱不經風」,這是另一篇文章會探討的。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