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症大流行之下,生命顯得脆弱,不能承受病毒之威脅與侵襲。不同國家,因應疫情走勢而有「限聚令」、「家居令」等,禁止公眾集會(包括宗教活動),要求人與人保持社交距離。歷史上,2020年也許是首趟全球百分之九十或以上教會因為疫情而暫停復活主日的實體聚會。
香港自3月28日起實施「限聚令」(禁止4人以上聚會) ,教會事工大多陷於「停擺」狀態,教會領袖被動地無奈地也得採用Facebook Live、YouTube直播崇拜、以Zoom開會與團契小組等。一場疫情,正是我們深切反思教會與使命的時機。
教會不只是空墓
不少教牧與信徒均為「古墓派」基督徒(此語來自已故蘇南洲社長),因為他們的視野受限於墳墓,墳墓以外的,通通不見。當大多教牧與信徒只看重苦心經營的堂會事工,卻看不見上主復活的國度,其實我們都是「古墓派」!
疫症可能向教會領袖開的玩笑是 :「耶穌不在教堂場所中 !」無論墳墓怎樣華麗宏偉或「用者友善」(user-friendly),只是耶穌肉身暫時寄居之地;所有地上有形教會均有「到期日」(expiry date),其組織、物業、資產會消逝。今日,我們只能考古啓示錄的七教會,而五旬節時期的實體耶路撒冷教會也是存有問號。
地上教會從來不是永恆,乃是上主國度的記號與載體。地方堂會可能會關門與消失,歷史上現實上時會發生,這不意味著教會的失敗。也許COVID 19使我們不得不正視地上教會已深受資本主義、實用主義、傳統主義等病毒附體已久,整個教會都要經歷一場大清洗,才能死而復生,才能重啟(reset)。
教會不只是場地
毫無疑問,場地購置與空間大小確實有助堂會增長。教會領袖務實地不斷動員信徒加增聚會場地空間,改善設施,期盼能加增赴會人數。「場地發展」的教會論述,不是永恆真理;疫情與政情就帶來了限制,越大越備受關注,且更乏靈活性。
我們不再定義「教會」為供應宗教服務與產品的場地,信徒並非前往教堂消費高質素的節目,而教牧的角色也非扮作專業技術人士,滿足宗教消費者常常短暫而迅速轉變的「想要」。疫情下,信徒不能再慣性地往教會消費信仰;線上聚會與課程也可以有相當程度的消費。
當我們重新理解教會不只是建築物,也不只是節目,乃是一群蒙神呼召的子民,有時聚集一起,敬拜、學習與團契;有時分散到不同場景,見證與服侍。教會還原到最基本,就是「簡約教會」(Simple Church)或「有機教會」(Organic Church)的三個必不可少的基本動作 : 神聖真理(Divine Truth)、培育關係(Nurturing Relationship)與受差使命(Apostolic Mission)。
教會不只是節目
有一段時期,我們把教會越弄越複雜了,甚至本末倒置,把聚會場所、組織與節目等優先於個體與群體的成長。卅年前教會生活,教會文化仍有空間讓人成長,現今教會的主流論述是「非人性化的事工發展」。疫情的突擊,就是去除了教會的外表,讓教會真實的本相無所遁形。原來,我們在教會身上僭建了不少外添裝置。
正如「疫情中蛻變的華人教會」網絡研討會(4月16日),新加坡的吳子平牧師分享 :「一、基督徒是否高度依賴教會聚會,缺乏靈命的獨立性。二、教會是否因受消費服務文化影響,以人導向,提供滿足個人的服務,繼而影響門徒的培育。三、教會過於臃腫的組織,企業化的教會可能看重組織成長勝過個別的生命培育。」這三方面正是香港教牧要認真反思。我們過往忙於製作節目,然後向會眾推銷節目。疫症帶來的改變,只是把實體改為線上聚會,但背後的思維與文化不變。
不少教牧投放資源於節目製作,攪好聚會,便心安理得認為完成了牧養事工。教牧只要安排聚會,找到名講員,有滿意的入座率,便感到牧養有果效。其實,這種做法只是做好了三分之一;其它有待完成便是個體的自主學習與使命實踐了。當教會成為「電影院」,功能只是供應「娛人至上」宗教節目,這些倚賴「節目吸引模式」(attractional model),根本不能育成門徒。
教會乃上主子民
一場疫情迫使我們好好思考教會的本質與生活。教會領袖一向受實用主義與成功神學影響,常合理化其行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當我們肯定人是組成教會最重要的單位,我們便要好好思考怎樣投放資源於個體生命的建立,而非事工或組織的過度發展。
節目有其價值,也有其效用。節目也非與人處於對立的位置。問題是教牧的心思是以節目導向,就會忽略了聚會前後人與人的接觸與交往也是重要。筆者聽聞有堂會主日學課程,因報讀人數少於6人便不開班。神學院與機構,因應資源與成本考慮,且是收費的,作出這樣安排是可理解的。但堂會主日學課程,教師是堂會教牧或信徒,場地免費,報讀也是免費的,不能以成本計算。即或有三四位樂意學習的,堂會也應開班授課。更嚴重是,教牧索性放棄開班授課,外判予神學院與機構,認為推介了課程,同樣成就了牧養。現今不少教牧與信徒關係疏離,因素之一便是少了與教牧個別接觸的空間,小班教學也失落時,小組生活更難進入時,可以想像空間的局限性。再加上有大部分教牧是性格內向型的,只等信徒有事時找自己協助,卻沒有主動尋找個別信徒傾談與關懷。
我們需要回歸基本的人性牧養,就是按著羊群的不同特性而個別一對一的牧養,有些要督責、有些要鼓勵、有些要安慰。堂會是培育人成長的友善空間,我們能容許相反意見又能互相尊重、能暢所欲言而不設言論審查、能分享甜酸苦辣而不覺羞恥、能充分信任而不介意麻煩別人。惟有教會於混亂世代,重申「人性」的美善與公義,我們方能成為具有「人氣」兼能培育「人才」的場所。
教會就是讓人成為真正的人的場景 !
(文章刊於《使命與領導》第69期,2020年5-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