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疫情下的團契更新


  大疫之下,信徒間的真實相見大幅減少,限聚令下,彼此之間,不只口罩的阻隔,還有「1.5米」的距離。在這些日子,我們的關係容易變得疏離,在虛擬世界中可以見聲不見人,上線代表已經「出席」。

  在這個多變不定(VUCA)的時代中,面對隨時出現的不確定,身心容易感到恐懼與不安,個人及群體的靈性與關係備受衝擊,確實需要從上而來的力量,真誠的團契,滋養靈命。

  筆者前兩周到一間堂會進行錄影講道,錄製時沒有現場會眾,面對偌大的禮堂,沒有平常的互動。謝謝一位現場協助錄影的青少年,時不時有些「反應」,錄製完畢後,我們還可以交流講道的內容。想不到,我們只是萍水相逢,卻能透過剛才的場景,在基督耶穌裡相遇,彼此團契!

  潘霍華在《團契生活》分享什麼是團契?「團契就是透過耶穌基督,並在耶穌基督裡面那一種甜美和諧的生活 …… 無論是短暫的、一次性的、經年累月的,還是每日都有的團契,都是這樣。」(6頁)

  近年,不少堂會的團契及小組發展有式微的情況。過去三年(2017-2019),共有42間堂會參與「教新」的自然教會發展(Natural Church Development)測試,超過五成堂會(56%)的弱項,就是「整全成長的團契/小組」(Holistic Small Groups)。我們需要思考怎樣改善這個弱項,從而促進堂會的健康成長。

  因著今次疫潮,之前因各種原因較少出席的組員及一些離堂者(dechurched),教會能否再次結連(re-connect)他們,則有待觀察。目前,當人與人之間要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我們容易感到孤獨或疏遠,正是需要彼此主動,伸出關懷之手。

  斯托得(John Stott)認為,小組的價值在於能夠在相對較近的距離,建立組員間的關係,幫助信徒成為互有關連的群體,我們不是參與一個所謂「聚會」,而是於團契生活中與人有生命的結連,才更有意義。「上教會的人若悲哀地獨自坐在長椅上,或躲在柱子後面,即使他們参加了所謂週間的『團契』,與一大群人重聚一起,也依然維持著孤獨的基督徒生活。他們受洗,成可見群體的成員;透過出席教會聚會,他們也在外表上成為遵從教會規章的教友。然而,他們仍舊可能不算真正地屬於基督或基督的教會。」(《心意更新的教會》,94頁)

  誠然,團契並不是為個人而設,滿足個人的需要,而是因耶穌基督的呼召而生。換句話說,我們仍要學習獨處,單獨面對上主,單獨背起十字架,單獨禱告和爭戰。潘霍華指出,「凡不能獨處的,就當小心團契生活。凡不能在團契中生活的,就當小心獨處。」(79頁),因為未能獨處的人,容易對自己及團契造成損害,因為他們將團契生活當作靈性療養院,或有當作消遣的場所,或帶著不良的動機。在團契生活中,我們要好好勒住自己的舌頭,不要搬弄是非,引起紛爭;反要以服侍他者為焦點,謙卑自己,才能在團契中有真誠的分享,彼此建立。

  筆者上週參與網上崇拜,教會安排聚會之後會眾透過網上相見,補償在崇拜中彼此「不見」的欠缺,不失為一個好的嘗試,獨處有時,團契有時。我們在這段疫災的日子,個人的獨自時間看似多了,卻因各種生活的適應,容易感到焦慮與孤立,我們需要透過耶穌基督與人團契,尋回結連。克萊布 (Larry Crabb) 提醒我們,「群體的召命,就是勸人離開孤島到大陸去,與人結連。唯有這樣,我們才真具備那永恆三一群體的形象,祂造我們,原要讓人享受結連。」(《生命結連》,40頁)

  想起神學家Ray S. Anderson 在 On Being Human 提到的共人性(co-humanity),我們作為人與非人的區別,是因為在創造的過程中,人與人之間是需要互相呼應(this response is experienced not only as that of a single being but as co-humanity, p.37),彼此一起團契,這便是上主的美好旨意。

  筆者兩名子女剛踏進成年人的階段,疫情下的家庭生活,各有調適,大家多了共處的時刻,衝突與共融,交織在一起。我們每周的崇拜由各自安排變成一起網上崇拜,在此共同經驗下,彼此多了談論抗疫中的種種不安與壓力,互相關心。女兒分享學校的網上學習反而帶來很多不便,一方面花了很多精力上網,另一方面,要掌握如何於網上完成功課等要求,個人的空間與時間,變得不太實在,帶來强烈的焦慮。她後來透過獨處,安靜主前禱告與讀經,發現自己原來沒親近主的習慣,以致未能把心中的鬱悶,向上主傾訴與交託。她主動的傾訴,也激勵了我們。

  麥張偉芬在其著作《家庭祭壇》指出,「家庭祭壇確能使家人覺得被關心和愛護,並且幫助我們每天都能領會上帝的同在,這種喜樂在這步伐急促,家庭關係薄弱的社會裡,帶來既持久,又珍貴的屬靈成長片段。」(13頁)我們在這危機時刻,教牧領袖要關心教會的家長,交流怎樣幫助子女的學習,從聆聽與扶助中,鼓勵他們營造家庭團契的氛圍,分享親身的生命掙扎與成長經歷,從過程中傳承信仰。

  卡拉·鮑與查普曼·克拉克於《甩不掉的信仰》(Sticky Faith) 提醒父母陶造子女信仰的角色,是帶領孩子遨遊生命之旅的最佳嚮導,「若我們能透過聖經,引導孩子明白他們在神國度扮演的角色,這將給他們機會去發現這又真又活的信仰。」(41頁)

  作為基督徒的父母,我們不要錯過時機,或許在最壞的日子,這是最好的時刻,能夠與子女在信仰路上並肩同行!

  在疫境中,我們面對生活的擠壓,忙於應對,容易疲累;透過學習獨處,安靜主前,在耶穌基督裡與他人結連,彼此滋潤靈性,心意更新。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副總幹事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