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牧」流動
過去20年在堂會數目持續增加的背景之下,一個可喜的發現是教牧同工的空缺率和轉職率皆有明顯而持續的改善,分別由1999年的20.9%和36.5%按年減少至2014年的7.7%和33.2%(圖8)。有足夠且穩定的教牧同工,必定為各堂會的發展帶來正面的影響。
筆者預見未來十年為教牧退休高峰期,堂會空缺率將加增;有些教牧等待工場未能入職,也有些堂會未能聘請合適教牧,牧職配對問題遠高於純粹以供求率來計算。面對堂會老齡化與人手不足,有些堂會要考慮更彈性的同工規劃,如部分時間、合約、義務等,否則僵化的制度只會自限本身發展。
圖8:教牧同工職位空缺率及牧職轉換比率,1999-2014年
「女性」牧職
不同宗派和堂會通過按立女牧師,從圖9可見,堂會女主任牧師/牧師比率由1999年的85位(13.7%)按年增加至2014年的246位(21.9%),這是可喜的現象。過往女同工基於性別,只能做傳道、教師、宣教師等輔助角色,自2004年起,7位牧師有1位是女牧師,反映女教牧扮演更重要的領導與牧養地位。對比歐美教會,香港教會接納與肯定女教牧的職事,明顯是進步。除了極少數宗派與堂會仍拒絕女教牧站台講道,整體香港教會就牧職兩性角色不再糾纏於「性別平權」的爭論。
圖9:主任牧師及牧師總人數,1999-2014年
崇拜「走青」
過去20年,不少堂會刻意為青少年開設崇拜,青少年崇拜的總堂次和參與人數分別由1999年的138堂次共3,564人大幅增加至2009年的483堂次共24,852人。然而至2014年,青少年崇拜的總堂次卻減少至452堂次,參與人數下跌至17,121人(圖10)。
探討青少年崇拜人數和堂次減少的可能原因,就是過去數年部份堂會把崇拜的對象由原來青少年,擴大為歡迎所有年齡人士參與。經過仔細比較數據,在156間減少青少年崇拜堂次的堂會中,僅37間(不足四分之一)增加了主要/大堂崇拜的堂次,可見青少年流失仍是主要的原因。
當教會領袖認為增設青少年崇拜,以更活潑的敬拜音樂與風格,吸引青少年參與,起初有一定的成效。隨著青少年成長,人生階段改變;這些青少年崇拜效用漸失,再加上缺乏青少年的補充,自然地青少年崇拜逐漸成為另一堂次崇拜,有些更因應事奉人手不足而合併。主因明顯是堂會青少年崇拜未能吸引新人,再加上部分職青信徒改返大堂崇拜,部分成為「離堂會」信徒,便構成事工衰退現象。
圖10:青少年崇拜人數及堂次,1999-2014年
「佈道」失效
為了適切社會的需要,堂會佈道策略有所改變。圖11描述過去3年經常採用某種佈道方法的堂會比率,發現除了友誼佈道/一領一外,堂會過去20年採用大部分佈道手法,使用率正按年下跌。
圖11:過去三年經常採用某種佈道方法的堂會比率,1999-2014年
「使命」整全
香港教會對整全福音與使命的理解,較過往更為開放。堂會佈道實踐方式漸多以服務為重(圖12),對內舉辦社關訓練/扶貧事工的培訓,堂會比率由1999年的5.8%增加至2014年的19.5%。對外提供社會服務的堂會比率,由1999年的41.5%增加至2014年的66.0%,反映更多堂會積極落實整全使命。
圖12:堂會的佈道實踐方式,1999-2014年
由於全球各國各地都有大量人口,跨越地域和國界四處散居、遷徙和流動,以致香港本地已有不少不同國籍人士,更多堂會逐漸重視本地跨文化事工。從表13可見,2004年只有10間堂會常設本地跨文化事工,至2014年常設有本地跨文化事工的堂會數目,上升至272間(佔整體21.1%),差派有關宣教士的數目則有180間。筆者預見未來年日,本地跨文化事工繼續加增。
表13:堂會的本地跨文化事工,2004-2014年
總結
香港教會走過這廿年,堂會經歷可觀的增長與人數增加,同時信徒也因應年月而逐漸老化。當教會領袖能把握機會,順著蓬勃的學生福音事工、新市鎮植堂等,香港教會保持不錯的增長率。牧職頻繁的流動,確實會影響堂會的成長。香港女教牧一直扮演重要角色,牧職受到認同與肯定,確是值得欣慰 ! 教會對福音與使命的認知與實踐,較過往更貼近社會的需要。
面對前景,一國一制將是事實,教會前路更具挑戰。檢視過去所走之路,有助我們知己虛實,從而更能塑造教會迎向未來 !
(胡志偉牧師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劉梓濠先生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