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牧養職場信徒

  周一下午,筆者參與HKPES主辦有關在職信徒工作處境問卷調查發佈會。筆者關注是那些20至39歲,平均工作年資不超過12年,信主10年或以上的在職信徒,而這群職青的景況正反映於莫澤明牧師所作有關宣道會的報告分析。

  當前本港堂會面對牧養挑戰之一,就是適切牧養這群「尚未上岸」的職青,大多位於中層管理、事業未有成就、未婚、與父母共住的一群,忙於工作、進修、拍拖、打機、旅行及教會生活等。

職場的轉變

  隨著全球一體化,本地大學生要面對內地生與全球人才,一起競逐有限職位。有大學學位不再保證找到理想或收入不錯的職位。由於香港工種的狹窄,專上課程畢業生也要從事低技術職位,如文員和推銷員等。按《香港各世代大專生收入比較研究報告》(2018年12月18日發布),發現近年從事高技術職位的增長放緩,持大學學歷的低技術勞工數目再創新高,2017年達17.7萬人(16.4%),是20年前的5.8倍,比率及人數均創歷年新高,反映學歷和職位錯配問題有惡化的情況。

  大學畢業生不再是「天之驕子」,進取的不一定能覓得金融業或工商業職位,穩定的不一定能當公務員、教師、社工等,整體現象是青年人教育程度提高了,可選擇的工種、職位與收入卻是不斷下降。客觀形勢是向上流動的空間萎縮,機遇減少,職場信徒的工資收入及增幅,無望可以追得上樓價上升的幅度 !

現實的困局

「你要詳細知道你羊群的景況,留心料理你的牛群」(箴廿七23)。

  教會中人要了解初職信徒於現實社會遇上的困難與掙扎。對不少職青信徒而言,教會生活與事奉,乃認知要有的;但現實是排滿了日程的不同選擇之一,不一定是目前階段人生的首要。職青如同其他港人一樣,要努力向上爬,要出人頭地,就要持續進修,取得認可專業資格;又要拍拖與打機,常常感到睡眠不足,窮於應對現實生活的挑戰。在種種壓力下,教會生活自然放在較次要的位置。

  社會學者貝拉(Robert Bellah)把富裕社會裡個人,劃分為兩類「個人主義」: 一為「實利型個人主義」(Utilitarian individualism)及「表現型個人主義」(expressive individualism)。前者基於需要與恐懼重視追求個人經濟效益,而後者則求取「個人滿足感」的效益,具體的表現是消費金錢、追求個人品味與享受優質生活。

  兩種取向,粗略反映兩代人對工作的態度;50歲或以上在職信徒強調的價值是搏殺、搵錢至上、奮鬥成功、自強不息的「獅子山下」精神,基本是「實利型個人主義」。無論社會與教會論述,故事情節是窮小子於公屋出生與成長,信主後經歷救恩的提升,發奮圖強,晉升為專業人士,教會也由基層成為中產。

  這些上了岸的社會與教會菁英,因著他/她們「阿信式自我成就」論述,自然地以此教訓下一代 : 「舊陣時,我點樣力爭上游」、「只要勤奮就能成功」。可惜是這些「第二代香港人」忽視了客觀的現實與時勢,與七十及八十年代有所不同。昔日兩間大學生(港大與中大),畢業生乃「天之驕子」,有不少工種與職位可供選擇。對照今天,有近兩成大學生要從事以前中五教育程度的低技能職位。正因客觀現實改變,才有「成功靠父幹」,依賴父母的人脈關係與資助,才能尋覓工作與置業。

  「表現型個人主義」反映於此群職青,個人工作觀是「做得開心」,他/她們養家壓力較過往年代為低,選擇工作變得挑剔,要求有很大的工作自由度,可以隨時放假旅行或work holiday,因此有些做「長散工」,更有些容易辭職轉工。及時行樂、滿足自我。忠於自己是大多職青的信念,透過言談穿著來表現自我、利用工作展現本身的能力,並實踐自己的創意。真正快樂乃來自表露真我的意願與渴求,更甚是倘若社會與教會妨礙個人達成真我,職青認為對方作出讓步是合理的。不能做回自己,乃個人痛苦所在。

牧養的取向

「主耶和華說:我必親自作我羊的牧人,使牠們得以躺臥。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有病的,我必醫治」(結卅四15-16)。

  職場牧養的迷思,就是教會領袖出於好意而為職青信徒另搞講座或聚會,而這群忙於應付生活壓力的職青,根本騰不出時間參與。正如有職青信徒坦言:「唔好再搞講座喇 !」職青需要的不是資訊,網絡多的是;職青需要是被聆聽、被關懷與被肯定。倘若真要安排講座,其實照用團契小組例行聚會時段便可,只不過歡迎其他團組信徒參與。

  教牧因其職分,有時確實難以真實地聆聽職青的心聲。有些導師或友師,扮演聆聽者的角色更有優勢,他/她與此群職青飲飲食食時同在,非判斷式聆聽職場辛酸故事,不要教導也不要表態便是。教牧與導師的個別牧養,就是進到職青返工場所附近,一起午膳或飲咖啡,了解實情,關懷代禱。

  職青信徒現實地對教會職場牧養沒甚期望,這是可以理解。當堂會成為另類公司,常常追逐業績,職青感受是教會不要對個人有太多要求與責任,已是好事。教會領袖過度推動「職場事工」,有時是適得其反,吃力不討好。正如「怪獸父母」用心地為子女預備各式各樣「其他學習經歷」(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s)一樣,下一代已失掉本身自主學習與自發探求的動力。

  任何事工一旦「功能化」(functional),就會出現「異化」過程,把原有事工與受眾造成不必要的疏離感。這些不同事工運動與論述,信徒是耳熟能詳的,xx運動(小組、門訓、讀經、靈修、標竿人生等),這些聚會與材料是為了信徒的好處,正如學樂器、跳舞、繪畫、書法等,信徒如同下一代一樣,常處於被動配合父母輩的成才工程。

  也許牧養職青信徒,首要是引導他/她重新認識自我,重建個體的自主。「表現型個人主義」有其弊害,也有其好處。當職青信徒拾回真我,非父母與教會塑造的「虛構自我」(pseudo self)。職青信徒知道自己想點,而導師牧者角色是與對方同行成長路。

  職場召命,就是引導職青發現個人熱情所在,配合學歷、技能與恩賜,能具體地滿足世界某些需求,這就是召命的發揮。當梵高(Vincent van Gogh)能用鮮豔色彩呈現自然的榮美,這是他的工作對世界所作的貢獻。現實是職青信徒不一定找到心儀筍工,他/她要學習有工匠精神注入所作之工,這便是真實的職場見證。上一代如陳茂波、馬時亨、張宇人、譚志源等職場見證,對職青信徒而言,只是反見證,因為他們標榜正是「信仰私有、不理公義」價值,乃現今職青輕視的。

結語

  牧養職青信徒,正如牧養不同人等一樣,我們要學習尊重個體生命,並非達成堂會事工目標的數字。我們上一代已上位的,要虛心聆聽,明白職場世界對人性的扭曲。教牧與導師更不宜以道德教訓,不必要地把信仰與職場世界對立。

  職場的變化,當政治忠誠重要過工作能力,我們要明白體諒職青信徒的困局。牧者宣講能具體講論職場掙扎與困難,鼓勵信徒有同行的友伴。也許教牧要培養梵高的眼界,他把農夫、礦工、酒吧女侍應、郵差等基層工作者放入畫作,呈現這些面容的美麗,我們把職青信徒放在上主宏大故事,讓他/她們放出異彩。

  教會成為職場信徒心靈加油站,踐信見證場景在世界而非堂會。職場使命的實踐,重點不在於領人歸主,乃信徒能使其所作之工,更能彰顯上主之榮美 !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