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廿年來,全球教會的發展趨勢,因應時代的變遷,觀念上已有所轉變,其中最明顯的是由原來「教會增長」(church growth)的注重,轉至現今「教會健康」(church health)的建立。 華人教會一直尋求質的更新,在探索過程中,不斷有兩種截然不同呼聲,影響其事工哲學:其一是追求「靈命」或「靈力」,只要教牧靈命充沛,講道有力,就會帶來堂會興旺 ; 另一是講求「模式」或「技巧」,只要破除傳統模式的束縛,引入新穎事工,就能把堂會起死回生。
無論是「生命路線」或「技術路線」皆有不足之處,只呈現「單向度思考」(one-dimensional thinking)的迷思,未能整全又立體地反映堂會成長的複雜性。「教會增長」本身是正確的,神的心意期盼教會有美好的成長,我們毋須否定「教會增長」學派帶來的正面貢獻;某些過分重視「數字追求」的策略技巧容易使人抗拒。只求量的增長,而不全盤顧及質的健康,有時造成「不良細胞」的增長掩蓋了「健康細胞」的增長,大多不求成長的信徒處處阻礙少數委身基督的門徒! 「教會健康」的思考,採用生態學觀點看教會為新生命的「有機體」(organism),毋須刻意追求增長,認定堂會具備健康的素質,它就「自然地成長」(natural growth),這就是施瓦茨 (Christian A. Schwarz)於《自然的教會發展》一書表達的事工哲學。 筆者認同「教會健康」與「教會增長」兩者不存在矛盾,不是非此即彼;過度注重「健康」或「增長」皆不合宜。現今,「教會健康」全面地理解教會發展,因而超越了過往「教會增長」為人詬病之處。究竟「教會健康」與「教會增長」有何不同,下面試就三個範圍一起探討。
由一人至團隊
「教會健康」理解的教牧領導角色,不再是「名牧」或強勢領導。教牧的角色不是任勞任怨「一腳踢」,只要信徒肯賞面出席聚會,肯作最低奉獻,就心滿意足了!健康堂會的牧者重新定位於堂會內為「教練」(coach)或「裝備者」(equipper),「要裝備聖徒,去承擔聖工,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2,〈新譯本〉) 牧者要有效「賦權」(empowering),使信徒得著能力,參與事奉。牧者要擺脫事事親力親為的心態,重新調整事工的優先次序,預留時間發掘、培訓領袖與委派責任等。不少「教會增長」理論,重點放在一位「萬能」或知名度高的教牧身上,只要堂會物色有能之士就能帶來質量的增長。相反,「教會健康」看重的是「事奉團隊」,不少美好增長的堂會牧者未必廣為人知,但這些堂會的領袖具備互相補足的恩賜,同心配搭,建立良好的隊工。 身處「知識型社會」,教牧不再是堂會少數的「有識之士」,乃應虛心接受專業人士與學者等意見,教牧的看法錯了,又不是大不了 ? 堂會要開放事奉機會,權力下放予有合適恩賜的信徒承擔。「事奉團隊」不斷引導及教導信徒認清其恩賜所在,並安排合適事奉岡位,配合其恩賜發揮。
由組織到流程
「教會增長」學派對組織有所偏愛,強調「控制與管理」,訂下了目標與策略,就循此方向一直發展。「教會健康」也談及組織,但注重「發揮功能」(functional)的組織結構。就筆者對華人教會的觀察,現今多是沿用過時的管理學「科層化架構」(hierarchical structure),形成不少小型堂會,人數不多,卻組織與事工繁多,造成後果是行動不便。「精簡」(Simple)組織已成為工商企業的趨勢,華人教會需要因應策略而建構的彈性組織,否則組織的僵化,只會成為本身成長的限制 ! 由於每間堂會有其獨特的存在價值,或根據其宗派傳統、或按其身處社區、或有其使命取向。無論大、中、小型堂會,確立其適切的事工哲學,不要輕易受外界新興事工(如目標導向堂會、銳意門訓等)而支配其事工方向。過往,某些不健康的「教會增長」倡導者只重視「目標」,於是堂會只顧追求崇拜人數、團組出席率、受洗人數等明確目標,卻忽略了由計劃到行動的運作流程。健康的堂會事工,能夠明確地反映其核心價值、異象、使命、策略與文化等,於是事工的流程能配合整體的發展而有可見的果效。 不少堂會的運作,從不檢視本身的健康,有些堂會的現況如同不斷漏水的喉管,教會領袖未曾找到破口,作出修補或更換,結果投資的人力物力與時間,白白流出,不見成效。當教會領袖能開放地接受外界的評估,檢查堂會的強弱,就能對症下藥,為堂會整全成長踏上正路 !
由廣度到深度
「教會增長」學派予外人錯覺,以為它只重「量」而輕「質」的增長;健康教會卻要兩者兼顧,不能厚此薄彼。斯托得牧師(John Stott)對福音信仰教會人數的增長曾慨嘆:「缺乏深度的成長!」這正好反映只求數目增長帶來的偏差。 倘若華人教會只急於求成,常羨慕與嫉妒那些增長迅速的堂會,卻不肯付上代價、花上時間,培育信徒的生命,我們只會生產「樹大根淺的信徒」。筆者一向反對堂會培育事工「外判化」,建立生命不能假手外人。外界機構與神學院的支援,乃是輔助性;而恆常的信徒培育,乃是透過崇拜講道(有系統的編排)、主日學(不同年齡對象)、團契或小組等,達成長遠的植樹工程,並非曇花一現的插花擺設。近十年來,地方堂會主日學或查經的沒落,形成惡果是大多信徒沒有穩固信仰根基,信徒只喜歡湊熱鬧、追講座。我們有花樣繁多的活動,但信徒靈命的浮淺可能不堪一擊 ! 過往「教會增長」學派受人抨擊,因其宣教使命忽略了社會關懷的行動,整全的宣教使命必然包括「口傳」(proclamation)與「身傳」(presence),見證神國度臨在堂會身處之社區。傳道與服務的結合,是健康堂會不應忽略的目標。教會是本於使命而生,同樣以此而活;缺乏整全使命的堂會,大多不能開花結果,代代相傳。
結論
總括上述討論,健康的堂會必然是質量增長的,而有增長的堂會不一定是健康的!建立健康的堂會,肯定不是一蹴即至,堂會的成長經歷著不同階段的生命週期:出生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與再生期。教牧宜以宏觀的視野看待教會,摒除追求「名牌模式」與「時尚技巧」心態,分辨模式與原則的適切轉移,建立榮耀主名的教會 !
(文章原刊登於2004年3月《教牧分享》,現略作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