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欣的研究〈究竟香港有多少基督徒 ?〉,從不同數據整理,估算「廣義基督徒」(不包天主教徒,但異端與極端也包括在內),可能佔香港整體人口20.4%至29.3%。香港教會更新運動每五年所作一次的「教會普查」,2019年將展開另一次,只能反映堂會現存聚會信徒的數目。 綜合不同數據與「香港教會普查」數據,筆者早已指出 : 當前本港教會的問題不在於佈道,乃在於牧養。本港堂會、機構、學校等於佈道事工,有一定的成效,問題在於我們的「承載」(capacity)出了問題。 英國 Tearfund於2015年把英國人口分為四大類別 : 返教會信徒(16.6%)、不返教會人士(35.4%)、「離堂會」信徒(37.1%)與「邊緣信徒」(10.9%)。(參下圖)
明顯地,堂會以外有為數不少的信徒,未能進入現有的堂會生活當中。筆者理解這些「離堂會」(dechurch)信徒,大致可分為四個類別 :
尋道者 : 於聚會或街頭佈道中,決志信主,對信仰沒有抗拒,但未有動力要返教會,也害怕返教會後有甚多責任與規條,不想失去目前自由。這些尋道者,可能為數不少。
初信者 : 這些已上了成長八課,甚至已受洗加入堂會,但因學業、工作或家庭需要等,現實的壓力大過對信仰的委身,於是這些根基不深的信徒便隨波逐流,與教會生活漸行漸遠。
受傷者 : 這些是名實相符的「教難民」(church refugees),不情願地被迫離開所屬堂會,原因很多,如事奉遇到挫折、與領導層不和、受過性騷擾、參與社運而得不到堂會認同等。
不滿者 : 這個類別的信徒,可能有教牧、神學生、長執等曾於堂會熱心事奉的信徒,但對建制教會有甚多不滿與批評。他/她們可能活躍於社交媒體,出現於某些講座或泰澤聚會中,但對堂會沒有強烈歸屬感,只心儀理想大公教會。
除了上述這四個類別,當然還有其他不同類型。筆者只想強調,「離堂會」現象是全球趨勢。教會領袖關注的不只是返堂會的聚會人數,更要補給現有的不足。
堂會要重新思考其「承載」系統,是否停留於「有返聚會就得牧養」,集中時段是否只在周六與主日 ? 堂會「承載」的危機,明顯是年齡25至44歲組別,特別是大專信徒至職場10年以內信徒的流失現象。這群「離堂會」信徒對牧養感到不滿,從而出走或浮沉於堂會內外。
本地英語堂會的蓬勃發展,如The Vine、Island ECC等,其中會眾大半為 華人血統(出生於內地、香港、台灣等),正好說明是堂會文化的差異,導致年輕一代感到粵語堂會過於律法主義,包容不夠。倘若肯返英語堂會還好,有更大數目成為堂會的「邊緣信徒」。堂會要思考開拓另類空間,有不同容器,才能留下與培育這些「離堂會」信徒成長。他/她們非「離教者」,放棄了信仰,乃是因著不同攔阻暫別堂會生活。我們不要責難「離堂會」信徒,倒要引導他/她們重建信任,方能逐步走向彼此相屬的教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