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教牧的「雜讀」

  一年一度香港書展舉行,可惜近數年政治壓倒文化,過往那些講座與題目有一定吸引力,如今書展有些淪為散貨場,真金實際過文化。書展對愛書人意義不大,愛書人無論怎樣也會找到心儀之書。買書與看書也是兩回事,我看書最快是「打書釘」(光看不買),其次是借書,最後才是買了的書。因書已據為己有,要看完的動力自然減退。因此,我買書是以備用為主,不是那些由頭到尾看一遍的書本。只看一遍的書本,通常不耐看,花一個小時就看完,便沒有購買的價值。

  日本作家大前研一於《低IQ時代》指出 :「日本人喪失了思考的能力,只想快速知道答案。」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本港教會不少教牧、長執與信徒。華人教會長期陋習,養殖了為數甚多追捧名牧、名講員而偏愛出席聚會之信徒,這些信眾長期滯留於愛聽而不敢問、不閱讀、也不作任何獨立思考。

  教會領袖本身不閱讀、不思考、也不敢問,乃筆者觀察本港不少講座與聚會的印象。我們機構主辦的兩個小時聚會,問答時間預留至少廿分鐘至卅分鐘,佔四分一時間。有些聚會者到了問答時間,就立即離場,反映心態是獲取資訊,卻忽略了更深入的交流與學習。

  閱讀之於教牧,猶如人飲水為求身體健康,良好閱讀習慣肯定對牧者生命與職事大有幫助。不閱讀之教牧,腦袋思考自然閉塞、講道內容空洞乏味、生命成長未能稀釋排毒,結果造成的靈性與理性的衰竭。教牧不能長期脫水,未必要求知若渴,也要保持水分平衡,方能如水流通,智慧遍滿身心。

  作為教牧,蒙召要作宣講教導,廣泛閱讀(「雜讀」,不一定與信仰有關之書本)與專心閱讀(「深讀」,指向經典或大師之著作)兩方面都需要。因篇幅關係,筆者在此不談「深讀」,分享個人「雜讀」的體會,期望對部分教牧與信徒有所幫助。

功能式「雜讀」

  因應事工需要,筆者常作「雜讀」,這方面閱讀基本是功能式,只為取得合用資訊,應付職事的需要。很少人購買了註釋書,會由頭讀到尾,這些書乃是「備用」,教牧講道時,或教授聖經課程時,才會翻閱相關內容。

  當有人問我,最近看了多少本書,我真的難以作答。提問者往往假設讀者是由書本首頁至尾頁看完一遍,但我甚少是這樣的。就以筆者每年出門自由行,今年我於5月底至6月初去了捷克、匈牙利與奧地利等國遊覽,我於半年前從公共圖書館先後借了十多本旅遊指南,每本我只會選取部分來「雜讀」。有些書本,我只看前言(簡介了主要論述)、目錄與其中一兩章,便已足夠。有些書本,透過書評來認識,到有需要時,就能知悉在哪本書找到合用資訊。

  筆者理解教牧為「知識的中介者」與「整合者」,我們不能壟斷宗教或聖經知識,也不能操控一切涉及信仰的知識,資訊科技社會內,任何一位愛閱讀與思考的信徒,也能透過網絡與書本輕易取得相關知識。正因如此,教牧的權威不再建構於「專業知識等同權力」(現今任何信徒皆可報讀神學課程),他/她的本領乃是按著受眾的水平與處境,不斷重新翻譯書本內容,讓受眾從而領受「新知灼見」,其實所謂「灼見」只是整理加工後的思考而已。面對當前教會的「智慧衰退期」,教牧透過功能式「雜讀」,可達致以下的效用 :

I 用之講道

  崇拜宣講聖道,是教牧要看重的職事。教牧週而復始,重覆地宣講聖經,也要「有道可傳」,讀經固然重要,參考一些有份量的註釋書肯定是需要的。「天道聖經註釋系列」、「明道研經叢書」、「聖經信息系列」(校園)、「國際釋經應用系列」(漢語聖經)等,而一些學者如馮蔭坤、曾思瀚等註釋書或析讀書,也是不錯的選擇。

  筆者曾於2010年於某堂會定期講道,我選用了畢德生牧師的《耶穌的道路》,分別以「耶穌的道路」、「亞伯拉罕的道路」、「摩西的道路」等作講道,並推介此書。有姊妹於崇拜後向我表示,她閱讀此書對個人靈性幫助甚大,感謝我於崇拜講道時介紹這本好書。我通常於講道內容,必會提及一至兩本相關書本,間接鼓勵會眾培育閱讀的習慣。

  教牧本身閱讀與否,從其講道與教導可見;當我要常作教導與訓練,我便涉獵相關題材的資訊。筆者訂閱一些網絡電訊,如Christianity Today、Patheos、Sojourners、Church Leaders等,我從這些訂閱資訊中,也是選擇性地「雜讀」,而Facebook便是我儲存資訊的空間之一。

  筆者定期講道之堂會,每年編排了經卷或主題,好處是按著指定經文忠心而適切講解,我所有累積的閱讀,幫助我知悉哪位作者或書本,能幫助我於有限時間內完成講章內容。我的講道,抄襲別人甚多,乃是我閱讀不同人等的註釋、文章與講章後,我以個人風格重新演繹。那些只抄襲別人一篇講章的教牧,問題是讀得太少,太懶了,倘若他/她肯花時間閱讀同一經文的十篇講章,就不會有人投訴這位教牧抄襲了 !

II 用之教導

  教牧的教導職事,就是每週進行主日學或聖經教導。常有教牧埋怨沒有合用的主日學課本或教材,筆者不認為基督教出版界存在所謂「標準本」或「萬用本」,能適用於大小不一、文化多元的不同堂會。

  不少教牧欠缺的是「整合力」,把任何不同學科資訊經過整理後,成為適用於受眾的學習材料。有些主日學教師本與學生本確有翻譯的瑕疵,也有文化與年代的差異,未必能適用於當下處境。教牧毋須下下重新編寫教材,筆者於「磨利斧頭」主日學教師工作室,介紹不少網絡的教材,教師只要在原材料加工整理便可。若干基督教經典著作,如巴刻《認識神》、斯托得《心意更新的教會》、傅士德《屬靈操練禮讚》等書,乃是至佳素材,可作教導之用。

III 用之團組

  當今不少堂會團契或小組面對的危機是周會內容失掉適切性,有些則淪為社交組合,不再是潘霍華論述的《團契生活》了。有些團組的疏於預備,反映周會多是查經,真相是團友之間就經文的觀察與應用,彼此分享而已。

  團組每年可選取一本書之全部或部分內容,作為團組的周會內容。如突破出版的《我在乎吃喝 - 餐桌上的信仰實踐》,可作為至少一季的周會主題。陳韋安與洪麗芳合著的《寫給你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肯定是這兩年內最多信徒談論與共鳴的著作,書內若干對談同樣也可用於團組討論。

總結

  筆者稱之為功能式「雜讀」,並非低貶意思;「雜讀」不分教內外文字,言之有物的文章自然帶來反思,如李怡、練乙錚、林行止等文章好過若干教內文字,這些文字如屬靈八股文一樣,放在何時何地皆永遠正確,寫了等於冇寫一樣,筆者自然謝絕。「雜讀」不等同知識零碎化,我的心思經過長年累月的鍛鍊後,如同攪拌器一樣,放進去的點滴資訊,一層一層凝固加厚,便能有堅實的信仰內容。廣泛閱讀,不局限於神學或研經,能助你《攀生命高峰 - 與偉大心靈同行》(余達心著) !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