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牧職事可算是「高壓力指數」的專業之一,除了要面對事工與會眾不同的需要,有些時候又要處理突發的危機。牧者要在情感方面承受會眾的生離死別,同時要處理個人內在情緒。
當教牧有過多責任、開不完的會議、不斷聆聽與關心會眾的需要,他/她可能陷於「壓力過度」而不自覺。牧會是「困身」,相對地,機構事奉只要完成事工,便能心安理得了 !
倘若堂會對教牧的職責,沒有明確的職責範圍,而牧職分工又不清,有些工作量過多,另一些則工作量過少,也會加劇教牧的壓力。當教牧只顧忠心牧養,不發展個人興趣,又不培育友誼,一旦壓力過大,就會陷於不健康的沉溺關係,或成為工作狂、或上網打機來逃避壓力,或陷入性的試探中而犯罪。
覺察壓力
覺察壓力,是我們化解壓力的第一步;教牧不能忙於事奉,要定期停下來,檢視本身承受的壓力指數。澳洲一項教牧調查反映,八成受訪教牧感到壓力,牧職壓力使一成左右教牧,覺得不能勝任,又有兩成受訪者反映壓力正影響家庭,一成半感到困難,需要友伴分享個人壓力。
英國另一項教牧調查則反映,有三成教牧在長期壓力下,考慮要離開牧職;七成承認「工作過勞」,三成表示家庭生活受到影響,四成感到經濟壓力。是項調查更發現只有兩成教牧同工有管理或建立團隊的訓練,而這方面的技能不足,又間接使教牧不能「授權」(delegate) 與「賦權」(empower) 別人,於是個人事奉的壓力愈堆愈多。
根據不少研究發現,小型而內向的堂會,教牧又不積極尋找外援,容易形成「高危壓力」。筆者觀察不少教牧確是「好人」,長期承擔過量的事奉,身心陷於疲倦狀態,卻不能堅定地說「不」,至最後不能承受時,便帶著傷痛離開堂會。
為何教牧不早些覺察問題,正視問題的嚴重性,尋求支援,以致減輕「耗盡」造成對個人與堂會的傷害 ? 倘若教牧常常對事物感到不耐煩與不滿,對其他人常作論斷或批評,內心抱怨甚多,也許他/她正處於過多壓力之中。
承受壓力
壓力不會消失,就像呼吸一樣,如影隨形,人不能脫離壓力而生活。人生不同階段皆有壓力,而教牧如同任何正常人一樣,同樣經歴家人離世、親友患病、婚姻起伏、經濟危機、子女教養等。
問題是當壓力過多,身心難以應付時,便有各項負面感受跑出來,如憂慮、懼怕、忿怒、羞愧、罪咎等。倘若教牧不及早地清理這些積累的毒素,任由擴散,遲早拖垮個人的事奉。Roy Oswald於Clergy Self-Care 認為教牧易患上「過度委身症」(overcommitted),容易理想化事奉,嘗試討好所有人,又不敢正面處理衝突,再加上角色混淆,沒有界線,只會使壓力加重。
教牧要有效釋放壓力,就是正確合宜地看待自己,不與其他教牧比較,做個真我,便能悠然自處。Earl Palmer (牧養超過50年) 於教牧聚會中,提醒教牧要有「健康的心思」(sound mind,羅十二2),就是正確而合宜地看待個人及職事,保持中庸之道,才能享有持久的事奉。
Mark Roberts 探討會眾對教牧的期望與壓力,他忠告教牧要敢於承認會眾對你的期望是問題所在。這正是華人教會普遍存在而不宣於口,會眾確對教牧有「過高期望」,有些會眾可能理解為「合理期望」。教牧的職事,不能事事盡如人意,當中「期望落差」自會構成了張力,如教牧不能妥善應對,就會不斷累積壓力。
Palmer與 Roberts 皆建議教牧要在牧養堂會之外,建立可以信任的友誼,有「安全空間」(safe space)傾訴內在情緒(包括負面感受)。禱伴、神學院舊同學或校友、同區教牧同工、成長小組成員或同宗派之教牧等,可以是新知舊友,重要的是沒有利害關係,彼此才能以真面目面向。
教牧也可透過「屬靈導引」(spiritual direction)、「勉導」(mentoring)、「教練」(coaching) 或專業輔導等,在安全空間之內釋放內心的負荷,如挫折、失望、忿怒等。教牧要確保關係健康與強壯 (友情、婚姻、家人),才能有足夠容量,承受壓力。
轉化壓力
教牧的職事,就是學習如何與「壓力」共處,過多會拖垮,過少則效能減退。倘若教牧能建立強壯且能彼此支援的團隊,有良好的工作環境,更能與同工及會眾有信任的關係,個人的建議或決策通常得著別人認受,壓力指數必然下降。
華里克提醒教牧要「拒絕成為苦毒」(resist becoming bitter),教牧常見的心病是「好比較」,當堂會發展不及另一間,或個人名聲不如別人,心中感受不太好,就會以譏嘲口脗,看不起或否定別人的成就。
教牧毋須忌才或妬才,看神給予大公教會各人恩賜各有不同,合乎中道地接納個人的限制 (羅十二3),並肯定個人的強項。完美主義型教牧,明顯承壓力較大,要學習「放手」(let go),接受在時限下不能做到「最好」,卻是盡可能之下「幾好」!
當壓力較大,正是時機讓教牧重新較正焦點在神身上,承認個人只是脆弱的「瓦器」,即或「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裏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林後四8-9),因為「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林後四7)
教牧要有與神獨處的時刻,透過安靜、祈禱、默想、讀經等,把壓力釋放出來,轉化為成長的動力。當我們認清首要的是取悅神,而非取悅人,就不介意別人怎樣評價。筆者看「寫」與「講」的事奉,正是持續成長的機會,自認不是專家,做得不好也能欣然接受,就能轉化壓力。教牧要培養幽默感,對個人得失能一笑置之,因為不少壓力源自你緊張別人對你的評語。
結語
米蘭昆德拉在《緩慢》一書中感歎:「為什麼緩慢的樂趣消失了呢?以前那些閒逛的人們到哪裡去了?在我們的世界裡,悠閒被扭曲為無所事事,其實兩者完全不同,無所事事的人心情鬱悶、覺得無聊,並且不斷尋找他所缺少的動力。」
慢下來,慢吃、慢做、慢行,這也是筆者要不斷學習。要掌握快與慢的韻律,人繃久了會僵硬疲乏,失掉功效;一緊一鬆的節奏,幫助教牧在事奉的歷程上如彈簧般能彈得高又遠。我們不能「無壓」,也不能「受壓過重」,卻能在主的恩典中,轉化壓力為成長的動力 !
(文章原刊登於《教牧與領導》第51期,2008年4月,現重新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