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重建教會的「全民使命」

引言

  宗教改革五百年之後,華人教會要確實履行「信徒皆祭司」,就是要重申路德的修道精神,釋放信徒不困於堂會以內,能走進世界,於不同生活場景中忠信踐行使命。史蒂文斯 (Paul Stevens)多年前倡導「全民神學」(Theology of the Whole People of God)與職場使命,筆者認為這使命應擴展為「全民使命」。

  萊特(Chris Wright)理解本於聖經的「教會觀」,必然是「使命教會」(missional church),這意味著「解放信徒」(liberating the laity),信徒真實履行使命的場景是職場、家庭與社會;堂會場景的功能,只在於彼此結連、互相激勵、共同崇拜。教會教導是朝向幫助信徒如何在世界活得像基督,並非用另一套信仰語言使信徒活於自我感覺良好的失真宗教圈子內。華人教會要走向「信徒皆祭司」的職事,建立「全民使命」,需有以下三方面的思維改變。

生活表露使命

  「聚會主義」與「事工主義」乃是阻撓信徒走進世界的死敵;教牧要解放信徒,不再忙於堂務瑣事,乃有時間、空間與精力,於日常事務中踐行信仰。唯有所有神的子民,銳意走出堂會,才能對世界產生影響力。

  教會不成教會的悲劇就是我們花大量時間與精力,討論怎樣裝修、怎樣擴建、怎樣擺設、去到飯桌該有哪種德行、去洗手間又如何展示非暴力式美德等。今日基督徒最被人詬病不是怎樣表現於堂會之內,這些宣稱是「基督徒」於堂會個個外表敬虔,滿口屬靈語言;然而他/她們的公開言行卻使人質疑這些權貴的信仰,到底是信仰出了問題,還是堂會的信仰與日常生活嚴重切割了 ?

  地方堂會要成為「全民神學院」,教牧教導信徒不只停留於堂會內如何與信徒交往,更重要是走進世界,能自如地與不同人等交往。就筆者觀察,堂會內「彼此相愛」教導甚多,但與未信者的正常交往(除了傳福音以外),這類教導甚少。

  倘若我們重新確認每位「上帝子民」是「受差者」(sent),事奉塲景的中心就不是堂會,乃是身處的世界。堂會有時扮演著「聚集的群體」(gathered community),如同機場與碼頭一樣,讓信徒走在一起,得著休息與補給;堂會也有時扮演著「分散的群體」(scattered community),航機與船隻長期停泊,肯定是有問題,基督徒進到世界的面相,才是真正的使命塲景。

  真正的「全民使命」,就是不同行業的基督徒於其生活及工作圈子,皆能活出福音,用信仰語言與行業文化展開對話,並逐步轉化現存行業的扭曲價值,這種既批判又耕耘的做人態度,就能把工作或生活救贖回來,重現上主國度的秩序與榮美。教會領袖就要打造空間,不要把上帝關閉於堂會以內,讓信徒可自信地與無愧地走進世界,忠信臨在,發揮影響。

召命各有不同

  路德打破昔日建制教會的「聖職優於俗職」偏差,把召命放於全體神的子民 : 「只有教會的祭壇、歌詠、讀經、奉獻等才算是事奉上帝,這無疑是魔鬼最毒辣的詭計。 魔鬼怎樣有效地勾引我們,狹窄地以為事奉上帝只在教會內發生,只靠教會以內的工作 … 整個世界都充滿服事主的可能 … 不單在教會,也在家庭、廚房、工場和田間。」加爾文理解整個世界任何領域,皆是信徒體現上帝的主權與榮耀,任何普通的工作也有屬靈的價值。基督徒生活就是回應上帝的召命,因此無論從事哪類工作,從信仰的角度來看,乃是要對上帝負責。

  當信徒明白個人所在職場或家庭,就是真實回應召命的場景;堂會只是使命的催化劑與中介者,前者(催化劑)教導信徒了解與探索個人召命,而後者(中介者)導引信徒找到個人召命的場景。作家兼牧者畢克納(Frederick Buechner) 這樣分享 :「神呼召你服事的場地就是你至深的喜悅與世界的渴求結連。」教牧與導師幫助信徒找到其熱情與才華能投放的場景,無論做哪一個行業,召命的熱情就能不斷燃燒信徒「為主而活」的生命。寫詩的為神而寫、繪畫的要呈現美善、攝影的能凝聚美好時光、煮食的能吃出情味、教養下一代能培育生命。

  葛尼斯(Os Guinness)說道:「呼召就是神毅然決然地呼喚我們就近祂,以至於我們的全人、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以及我們擁有的每一樣事物,都投注一種特殊的忠誠及活力在裡面,活出來就是回應神的召喚並事奉。」(《一生的聖召》,53頁)

堂會組織簡化

  有人戲言:「教會始於耶路撒冷是一場運動,去到希臘變成一套哲學,再到羅馬淪為一個機構,發展到歐洲,成為了一種文化;後來去到美國,進化為一盤賺錢的生意,耶穌正等待著為一場運動回來 !」

  健康堂會的組織,必須是關係性而不是制度性。廿多年以來,本港堂會的不幸現象,就是信徒工作繁忙,無暇於堂會有更多事奉,於是不少堂會以增聘專職教牧與同工,來應對牧養與行政的需要。隨著年月發展,堂會的組織就由簡單變成複雜,於是「堂會式官僚文化」便成型。這些堂會組織僵化,架構不能發揮功能,停留於「微觀管理」,窒礙了信徒發揮「恩賜為本的事奉」。

  堂會領導要重新思考,「屋大能住更多人」不是使命的重點,「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廿八19),意味堂會非本位化。組織要有彈性架構,因應場景與需要而能作出變動。堂會倘能開發特區或新事工試點,提供資源與空間,容許新世代按其召命與熱情,關注及參與不同課題如土地發展、社區建設、共享經濟、文化保育、藝術創作等,就會帶來教會使命的突破。堂會不再思考本身使命內容,因為要優先思考是怎樣幫助個別信徒發展召命與使命,神子民的個別使命就成為整體使命所在。

總結

  是時候,教會要重新思考與實踐「信徒皆祭司」,裝備信徒走進世界實踐「全民使命」,表達我們的「忠信臨在」(faithful presence)。我們察覺所做的不一定能成功改變世界,但我們至少向世人展示「永不投降」(Never Surrender) 的勇氣 !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