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被飼養的會眾

  當前普遍堂會會眾呈現的靈性現象是「食慾不振」,有些會眾因身體功能老化,吸收力大下降而胃口變差,更多會眾則因長期被飼養,已失掉「自身餵養」的自主能力。

  無論嬰孩或動物於初生成長階段,需要被人按時餵養或飼養是正常之事;問題卻是成年父母於孩童兩歲以後,仍要求幼兒乖乖坐好,等待父母或照顧者餵食,則不是值得肯定 ! 孩童健康成長,就是被教導能學手執匙羹、筷子等自行取食。筆者孫女,未及兩歲,已於吃飯時段,主動用手或匙羹把食物放入口內。信徒靈命要長大成人,不再停留於嬰孩階段,其中關鍵是不再被動地「用匙喂」(spoon feed),卻主動地覓食而成長。

  倘若堂會是動物園,教牧與長執是管理員,會眾肯定是被關在籠子裡的動物。這些受人觀賞的動物,無論是獅子老虎等,大多喪失了主動獵食能力,因為牠們長期被控制要依存於管理員的按時飼養。曾有報道,有些習慣了被飼養的動物,當要重回大自然,有些不能適應新環境而至終餓死於山野。

  當會眾成為了「被飼養的動物」,管理員只關心三樣事情 : 動物於籠子裡的健康表現、飼料的品質、管理員與動物之間友善關係。管理員從一開始,就認定專家知道用哪種優質飼料最好、用何方式進行飼養、聘請與培訓哪些飼養員等,動物只是動物,要求是能配合動物園的管理計劃與日程。萬一動物「食慾不振」,首先要安排看獸醫,其次是改良飼料,或改善飼養員與動物的溝通與互信。管理員從不考慮與思考環境因素,就是「被飼養的動物」已不是正常成長的物種,牠們的表演如同中國傳統武術門派一樣,只能觀賞,不能實戰。

  當然,堂會不是動物園,教牧與長執不是管理員或飼養員,會眾也非「被飼養的動物」。任何類別有其限制。筆者感受現今堂會的「飼養文化」正影響信徒的健康成長。教牧與長執存心為兒女好,卻不自覺地把會眾困於失掉自主能力的空間內。

  堂會越是有規模,「飼養文化」越濃郁,會眾被要求飼養、被規劃循序漸進參與不同課程。當信徒呈現「食慾不振」,理解為動物對某些品牌飼料吃膩了,解決方案是管理員更換飼料,用更有質素或有吸引力的如門徒訓練、BSF(Bible Study Fellowship)、「生命之道」等。另一常用解決方案是「名師式」飼養,只要外請這些備受歡迎、有號召力的名師來客串飼養,就能使動物歡欣進食。

  真正的牧養,有時需要飼養(對初信者) 也無可厚非,但對大多成熟信徒而言,繼續以改善人選與飼料來飼養,只會做成會眾失掉「自身餵養」(self-feeding) 的本能。斯托得於《心意更新的教會》肯定牧養,就是餵養信徒,而真正按照聖經的餵養是「牧羊人會把羊群帶到豐美的草場,讓牠們自己吃草」(80頁)。可惜現今大多堂會教牧與長執把餵養理解為「飼養」,信徒成為籠中等待專人飼養照顧的動物。

  信徒不再需要「按時飼養」,牠能在外覓食得飽,不是問題所在;教牧也不期望所供應飼料能滿足不同需要。教牧與主日學教師等,不理想化地寄望有一套3至5年課程就能餵飽會眾。聚會的功能不再是單向式飼養,乃是建構「學習平台」讓信徒各按現今需要,自行探究,發掘真理,從而深化信仰。教牧與主日學教師扮演「導引者」(facilitator) 角色,而學習的主體是信徒本身。當我們把動物放回真實場景,園內表現不是最重要,乃是在弱肉強食森林中怎樣「踐信」(practices),而這些「知」與「行」是互通、對話、結連與反思,我們才能培育真實在世的信徒。

宗教改革未完之事,就是信徒不再需要被飼養 !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