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牧養在聖靈中

  華人教會對聖靈工作,常出現兩極的反應,一是過度消費,凡事「泛靈恩化」,於是不當地把「靈恩」等同反智行為;另一則是極度忽略,不敢提及聖經所教導的聖靈位格與工作。

  有部分教牧與信徒不自覺把聖靈看為某種超然靈力,只從本位出發,如個人事奉乏力,支取聖靈大能就能迅速充電,滿有動力為主作工。聖靈肯定不是供我們任意操控的神祕力量;祂乃是有位格之神,祂的作為有時超乎人的想像力 !

不理聖靈偏差

  身為宣道會牧師,宗派屬靈傳統之四重福音,肯定聖靈於信徒群體的內住與工作。宣道會先賢先聖,無論是宣信、陶恕、翟輔民與滕近輝等,皆尊崇與追求聖靈的更新工作。每位信徒皆要《飲於能力之源》(借用滕近輝編譯之書名),方能有深度生命來承載廣闊使命。當教會自滿自足,陷於安逸中,用方法取代聖靈,不再與主結連,便徒有忙亂事工與聚會,卻不見生命的改變 ! 筆者嘗試從閱讀陶恕的著作中,整理他對聖靈的認知與經歷。

  陶恕強調 : 「人的悲劇在於忽略了聖靈住在我們心中,而且忽略了祂的重要地位」(《聖靈的大能》,49頁)。「我們的錯誤,就是忽略聖靈,甚至到了忘記祂為三一真神的一位的地步」(《超然的經歷》,52頁)。

  一般信徒,「對於聖靈的認識是模糊不清的,他幾乎以為沒有聖靈的存在」(《超然的經歷》,53頁)。教會一旦否定與輕視聖靈,我們必然自掘墳墓 ! 基督徒要渴慕聖靈的充滿,「沒有人可限定你該擁有神多少豐盛。祂已應許不斷挑旺我們心中的靈火」(《勝過撒但》,111頁)。

聖靈指導讀經

  陶恕否定當時「唯理至上」讀經方法,認為「學會了經文,就已經獲得真理。」對大多信徒來說,讀經不一定要倚賴方法或註釋書,信徒只要用禱告的靈,按字面理解聖經,聖靈就會使人明白及遵行神的旨意。「若要明白聖經,必須與那默示聖經的靈一起讀它」(《義人之根》,43頁)。「我手中持有一本默示的書還不足夠 – 我必須有一顆受靈感的心」(《心意日新》,2月28日)。

  由於陶恕沒有正統神學訓練,他卻透過終身自學,塑造他受人敬重的學養。他看每位牧師及神學生,要存這樣心志來讀經 :「考查聖經與真正明白聖經,需要有敬虔的生活,潔淨的心靈,並像主耶穌那樣的美德,這樣,他的思想才有所遵循,使他達到他所要明白的,就是人藉著自己的心思,所可能明白神的事……凡要參透講論神的聖徒的心思,先要洗淨他自己的心思」(《超然的經歷》,69頁)。陶恕批評昔日基要派的不足,就是「只有教義、欠缺聖靈」;他於〈聖經教導仰聖靈教導〉(《義人之根》,42-43頁),理解讀經者要被聖靈指教,「因為離了聖靈就不能明白聖經。」

支取聖靈供應

  教牧與信徒要經歷聖靈持續不斷的供應,才能為主而活、為主作工;可惜我們對聖靈的位格陌生,對聖靈充滿感到恐懼,甚至對聖靈工作感到不自在。陶恕提醒我們 :「可稱頌的聖靈已經來到我們跟前,可是,我們卻視而不見,對祂漠不關心。我們拒絕祂,違抗祂,只隨自己心意行事,叫祂擔憂痛心 … 祂要給我們的內心帶來種種祝福,並且希望我們都得著這類經驗。」《聖靈的大能》

  人於意想不到的時刻、或不可能的場景、或看不起的人身上,經歷聖靈於其中的作為,叫那些自以為擁有的謙卑下來。教牧與信徒要不斷「倒空」,才能持續地被聖靈充滿。陶恕引述宣信有關聖靈充滿的經典說明 :「被神完全的充滿就好比一個瓶子被掉進大海之中。你把瓶塞拔出,讓瓶子沉到海底,使瓶內充滿海水,於是,瓶子在大海之中,而大海又在瓶子之內。大海容納了瓶子,但是,瓶子卻只容納了大海的一小部分;基督徒與聖靈的關係正好也是這樣。」《聖靈的大能》

  陶恕於1918年在外母家中經歷聖靈充滿,至於他有否說方言的經歷,則沒有任何文字記錄可尋。Charles Nienkirchen 於 A.B. Simpson & The Pentecostal Movement (138-140) 理解陶恕對五旬宗式「方言」的立場是反對。筆者認為陶恕對當時「五旬宗運動」立場是「同情又批判」。「我本人極其同情他們的境況 ……方言運動的確是被過分誇大渲染,甚至有不少人錯誤地將它凌駕於其他恩賜之上」(《聖靈的大能》,109頁)。

辨識聖靈經歷

  如同宣信,陶恕評估一切屬靈經歷,皆以基督來作量度的準則。「『祂……來』,這簡單的兩個字,是一切神學與真理的根基」(《心意日新》,12月25日)。陶恕既不追求特殊經歷,也不拘泥固執於傳統,陶恕肯定與尊崇聖靈的位格與工作,他從教會歷史的回顧反對「恩賜終止論」,又反對「聖靈充滿漸進論」,他理解領受聖靈為每位信徒「與生俱來的權利」。

  這位不斷倡導教會復興的先知,抗拒當時部分教會那股對「五旬宗經歷」狂熱,他卻沒有因噎廢食,全盤否定聖靈作為,反而全面而完整教導「聖靈充滿」,幫助信徒合宜「與聖靈為伴」(acquainted with the Holy Ghost)。信徒要被聖靈充滿,須要「獻身、祈求、順服與信心」(《聖靈的大能》,81-84頁)。

  陶恕的聖靈論,基本與慕迪、宣信、杜雷 (Torrey)一脈相承,尊崇聖靈的作為,卻與五旬宗運動有所區別。他於宣信生平傳記 Wingspread 這樣評論 :「宣信在屬靈經歷上遙遙領先於他們;他毋須擁有他們所有的;相對於此群狂熱追求異能,宣信已找到蒙福的秘訣」(133)。陶恕肯定神醫的教導,卻反對把神醫聚會作為福音或佈道會的中心 (134)。

  陶恕看聖靈的工作,不只限於人對神的熱愛,更在於「聖化的想像力」(sanctified imagination)與屬靈的辨別力。陶恕哀嘆教會領袖失去了慎思明辨,「我們極需要能透視雲霧、洞察萬事的領袖;這些人必須趕快出現,否則對這一代的人來說就為時太晚了」(《義人之根》,129頁)。

  陶恕的「先知式信息」,毫不留情地痛斥教會世俗化,福音娛樂化;他諷刺忙碌宗教活動的信徒如「日本舞鼠」:「這些基要派分子–一直在跑,片刻也停不下來」(《勝過撒但》,126頁)。

  信徒的自滿自足,乃是窒息靈命的死敵。他於 Out of The Rut, Into the Revival 挑戰教會的虛有其表及因循苟且,力陳教會最大的敵人就是「慣例」。他勸勉信徒要「竭力追求」(pursuit),「在信仰生活上,當我們承認自己一無所知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得最多」(《受教的心》,136頁)。

總結

  陶恕的聲音,永不過時,我們這個年代須要向他學習 : 追求聖靈而不走偏激、有不可言喻的經歷卻以聖經作規範。陶恕信息,正好提醒教會每年「聖靈降臨日」(五旬節,2017年為6月4日),要教導信徒尊崇聖靈,操練聖靈內住與外顯的作為 !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