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昔日改革教會,就是讓個體從制度化宗教釋放出來,個人直接因信稱義,與神和好。「信徒皆祭司」,毋須過度倚賴神職人員,信徒自身讀經、祈禱、認罪與服侍。
當今本港堂會經過年日發展,有部分不自覺把「堂會等同有限公司」,事工發展較個別信徒生命成長更為重要,於是「教會為蒙恩罪人組成的群體」失落,個體的人性同樣受堂會文化影響而走向「非人性化」。
撇開三一神於堂會的超然位置,教會既是由人組成,信徒理所當然是地方教會的主體。當教會走進「教會改革」五百年,路德的革命是把個體從建制釋放出來,《教會被擄於巴比倫》(1520年) 否定是「聖禮主義」,現今我們要批判是非人性化「管理主義」。
張子華牧師論及教會是甚麼,肯定三個重點 :「一、教會是一個組織。二、教會是一個屬天而設立在地上的組織。三、教會的旨趣在『人』」《教會的再思》(1987年版)。張子華牧師特別強調「這個『組織』最主要的中心點是『人』」,而這正是現今大多堂會忽略的。倘若我們宣認人是教會的主體,這不表示堂會要投其所好,提供各取所需的宗教服務,成為一所廣受歡迎的「消費式宗教俱樂部」。把人放在首要位置,這意味著堂會重視每位「康復中罪人」(recovering sinners),並竭盡力量把每位形塑更像基督,回復做人的榮美。
「教會」(ekklesia) 字義,基本指涉正是一群蒙上主「召出」(called out) 脫離舊有世界的子民,在福音裡與上帝復和,並「召集」(called together) 與其他信徒互相結連,一同敬拜與成長,並被「召派」 (called into) 回到現今世界,見証與宣講國度使命。
把人放於堂會重要位置,我們得承認「堂會事工化」把信徒擄於忙亂事工與聚會中,於是人成為了維持組織運作的組件,組織事工的異象與計劃優先於人的需要。堂會體積越大,年日歷史越久,所需運作組件越複雜;遇到組織操作的技術問題,可以棄置的自然是人,有時是教牧,有時是信徒。當堂會烈車座滿了人,車長(可能是長執、或是堂主任) 感到滿意,他/她不理會有些人已下了車,他/她會看重是現今多了些人上了車。
美國「柳樹溪教會」(Willow Creek Church)小組事工有句口號 :「沒有信任、就沒有真理」(No Trust、No Truth)。倘若堂會能促進人與人信任關係,真理就會具體呈現於群體生活裡。相反,大多堂會是事工導向,各人忙於經營組織事工的運作,自然相交淡如水,不能呈現真實人性。史考特派克 (Scott Peck) 於 The Different Drum形容這便是「虛擬群體」(pseudocommunity)。「虛擬群體」本質脆弱,儘量迴避任何實質的衝突,彼此言談越是空談越好,不會埋身接觸心靈深處。當信徒於群體生活只有表面化社交式交往,未能呈現真實面容,試問無論怎樣破冰,小組事工模式怎樣變化,群體生活仍是照舊的「虛擬相交」。
堂會作為權力機構之一,有時脫離不了組織腐化的定律,事工非人性化是結果。教會領袖要深切反省 : 堂會的發展有否過度注重業績,扭曲了或壓抑了人的成長 ? 堂會的使命,為何不能回歸「人本牧養」,只要精簡地做好崇拜、團契小組、主日學或培育課程 ?
接觸不少堂會,無論是教牧、長執堂委、信徒皆感到身心勞累;筆者要問這些教會是否犯了「以弗所教會候群症」,為主的名勞碌 (啟二2-3),卻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二4) ? 當我們各人自以為忙於事工與聚會等,這些事工與聚會不一定能滋養心靈,反而我們失掉獨處、安靜與思考的空間 !
我們要倡導「個別牧養」,破除「聚會主義」或「以弗所教會候群症」(或成功教會) 的迷思,回歸教會是以人為牧養的中心。Frederick Buechner分享 :「我不相信這些組織如同匿名戒酒會是完美,甚至較其他人為完美,但我相信在他們當中發生的,更接近基督所描繪的教會,我所認識的教會大多不是這樣,其實教會原本應是這樣。」匿名戒酒會較堂會更為真實,因在那群體中,各人自承是「康復中罪人」,人性的光輝在其中顯露。相反,事工導向堂會否定人性、壓制人性、扭曲人性,於是我們有的是「一模一樣」隱藏真我的「膠化堂會」。當堂會失掉人性,我們就缺少人情味,於是非人性來往使人乏味與厭倦,要教會改革,第一步可能是叫停堂會所有事非必要的大製作的事工與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