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堂會「事奉項目化」的危機

  最近,筆者有機會於某間中型堂會宣講「恩賜為本的事奉」,經文為彼得前書四章7至11節。思考這段經文,筆者重新感受現今堂會事奉的變質,從而帶來埋怨與不滿。其中關鍵因素是把事奉原來指向「彼此服事」(四10),作在信徒身上;隨著堂會組織架構發展,事奉演變為「事奉項目化」,只是滿足組織運作需求的人力資源。

  「服侍別人」與「事奉項目」原先是一致,堂會於發展初期、堂會規模不大、相對安穩的社會氛圍等情況下,兩者不致產生極大矛盾與衝突;然而因應世界與社會劇變中,堂會事工也多樣化與項目化,對事奉人手的需求也相應加增。經過一段年日後,「事奉項目化」反映於事奉者只按上面指示的事工,做妥了聚會便是事奉了。逐漸,堂會事奉的原意失掉,做好事工就是事奉。

  從「201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本港堂會有為數三成多會眾恆常參與各項事工,另有七成信徒選擇作旁觀者,返到堂會消費各項服務與節目(見下表)。

  對那些長期忠心勞苦的事奉者,事奉年日久了而又不能制度化地作出替換(如任滿某個職位若干年後要停任某個職位至少一年後,再度參與事奉),因著對堂會與相關事工的熱愛,有時會看不過眼那些「不肯落水」的會眾。堂會事工一旦受到批評,或事工未能有預期的入座率,事奉者的感受可想而知,就會產生負面情緒,埋怨油然而生。

  倘若我們把問題簡化為「人力供求」,事情會較易處理,只要堂會領袖動之以情、說之以理,就能動員更多信徒參與。現實是問題更為複雜,就是肯思考的信徒問的是堂會為何要擴堂、為何要搞大型聚會、為何要重複做一些「雞毛蒜皮式」事工 ? 問題會更為惡化,就是現今堂會年齡與會眾年齡逐步老化,維持堂會架構運作一切不變,年輕一代不喜歡進入建制權力制度,拒玩做得好就有位置升遷的遊戲,後果自然是人才荒涼。

  回到聖經,彼得理解「切實相愛」(四8),必然透過「互相款待」(四9) 與「彼此服事」(四10) 展示出來。新約有關事奉的對象,指向「服侍」(serving,希臘文diakonos)人,多過「做事工」。耶穌清楚表明「我在你們中間是如同服事人的」(路九27;約十三13-15)。耶穌以身作則說明「服侍」是作在信徒或外人身上。

  因應堂會組織化與公司化,「服侍」失掉了聖經原意,於是「服事組織」取代了「服侍別人」。倘若堂會組織能靈活變通,事工能適切與滿足信徒的需要,此類事奉仍能發揮效用;但僵化又講究權力與位置的科層結構,組織變得「官僚化」,事工要由中央指揮與控制,一切務求價廉物美,此類事工很大可能會後繼無人。

  事奉的變質與異化,就是我們把信徒的恩賜、才幹、知識、技能與經驗等,誤置於組織運作之項目,沒有釋放信徒「人人要照自己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上帝各種恩賜的好管家」(四10)。

  當堂會以結構為本作事奉取向,自然以部門與牧區的事工計劃,來構思所需求人力資源。堂會體積越大,越要有更多人手來運作。商業組織之運作,可透過酬勞與職位等來達成;但非政府或宗教組織,只能以異象與價值來感染。假若沒有了部門與牧區(或全部休假),堂會能否運作 ? 當然可以,因為堂會還有長執會、堂委會等管理組織之正常運作。

  以結構為本的事奉取向,最大問題是造成「事工」與「需要」的落差,如同現今不少接受政府資助的社福機構一樣,只提供「無關痛癢」的服務項目,但真正需要卻有心無力。堂會照舊運作事工,舊的信徒「做殘」了,就換新一群延續事工,危機是新人來源減少,年輕一代不玩此類 old game。

  筆者認為,歸根究底,是要反思「事奉項目化」的偏差,重拾「服侍別人」的初衷;唯有出於愛,各人能自主自發地運用恩賜,就能建立整個身體。面對未來,堂會要革新,就要簡化結構、釋放恩賜,才能「讓上帝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四11)。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