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走進社區的堂會

活出生命結連

近年來,香港教會談及有關「結連」- 生命結連、彼此結連及網絡結連,大家似乎意識到,整個社會正在面對失連的狀態,不論是政治、社會、社區、家庭、青少年及老人家,找不到緊扣和結連的地方,心靈飽受困擾。克萊布博士(Larry Crabb)指出「失聯的心靈」(disconnected souls),原因是心靈的深處沒有被愛與愛的喜悅,也未經歷被信任與信任的甘甜。

根據近日報導,香港人面對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新界東醫院聯網數字透露,情緒病求診的個案連續4年上升,抑鬱及焦慮分別由1,205及830升幅至1,612及1288;患者需接受心理輔導之外,亦需鼓勵他們多外出活動,以免終日留在家中憋出病(蘋果日報A10,2/11/2016)。這是社會失連的一種實況。

面對當前政局的幽暗,香港教會牧養處境的劇變,除了堂會內的牧養更新與社會課題的回應之外,社區是具有公共空間的場景,地區堂會每天出入,如何實踐生命結連,讓人與上帝連線?誠如洛桑運動再一次確立教會在社會參與的使命,清楚表達教會對社會的責任,傳福音與服侍雙軌並行(《洛桑信約1974》)。堂會屹立社區當中,實踐作為鄰舍的使命,與其處境互動,回復建立人與人之間的結連(connecting),使心靈得以更新。

實踐牧養循環

曾經有一位牧師在地區教牧團契提出這樣的反思:「你認為你的堂會在社區有其影響力嗎?倘若你的堂會要遷徙往別處,這個社區會有損失嗎?」這是值得思索的問題。沒錯,堂會置身社區不是單打獨鬥,而是大公教會的一員,也是整全教會(Whole Church)的意義。基斯韋特(Christopher J. H. Wright)指出,「按數量的含意,『整個教會』這表述強調使命是所有基督徒的職責,而非只屬教牧人員或專職宣教士。」(1)換句話說,身處在社區的基督徒都是這個社區的結連者,神透過祂的子民關愛社區,實踐牧養,循環不息。

保羅‧巴拉德(Paul Ballard)和約翰‧普禮查特(John Pritichard)在其著作《實踐神學導引 – 服事中的神學思考》對「牧養循環」這樣形容 -「牧養循環是一股統整的力量,因為它逼使我們處理具體的現實;這現實,是上帝把我們置於其中。」社區是充滿動態,時刻向我們呈現不同的景況和發出挑戰。(2)筆者這樣理解,以經驗作起點,再進入探索階段,搜集不同的數據,認識社區的歷史、社經狀況、人口、宗教分佈、文化及地理等,從宏觀作出分析,再到微觀彼此聆聽,察看對應的策略,結連和行動。這種「牧養循環」與聖公會大主教葛林(Laurie Green)提出的「做神學螺旋式流程」(Doing Theology Spiral)的四個階段是相符,透過經驗、探索、反思及回應,以行動實踐出來,成為一個外展社區的牧養循環模式。從叫人「來和看」(come and see),轉化成為「去和做」(go and do) 的思維,這是與社區結連的其中一種「做神學」方式。

建立結連橋樑

克里斯塔‧佩蒂(Krista Petty)分享堂會與社區結連(Connecting Your Church to Your Community),提出六個步驟(3),可以成為堂會結連到社區的橋樑,分別是會眾現時對外展福音事工有何看法?堂會目前有什麼外展福音活動? 我們如何準備會眾作出回應? 社區有什麼需要? 有沒有合作的伙伴? 如何使每一人都能有份?克里斯塔‧佩蒂認為堂會與社區之間建立起橋樑,能逐步使整間教會的人明白,信仰群體不是在四壁牆之內看見神的愛,而是在人群中間;社區得平安,堂會就有平安。堂會也因此能逐步成為一所對外開放服侍的教會(External Focused Church)。筆者認同先為堂會建立起結連到社區的橋樑的重要,否則堂會的行動並不相稱,未見其利,就在內部彼此消耗,結連只會是短暫及短視,變得「碎片化」。

筆者認識一間堂會,經常動員會眾實踐社區佈道及探訪行動,也有與不同機構合作的經驗。依據這些累積的實戰參與和內部評估,組成一個社關事工小組,探索發展不同服侍的可能性。小組成員先走訪有關人士和合作伙伴,了解和搜集關於社區的不同資訊,配合行區觀察,作出分析和思索,整理出他們的事工焦點,先在堂會內作出異象分享和禱告,凝聚力量和支持。跟著,制訂若干行動計劃。事工包括在舊區公園定期舉辦兒童樂園團契,接觸街童;在探訪貧困家庭方面,曾經協助一群居住在劏房的地盤工人,認識勞工權益,向有關方面成功追討欠薪。後來,累積不同的服侍經驗作出反思和整合,再開展關懷露宿者和性工作者等事工。久而久之,小組為堂會建立起一度橋樑,將堂會與社區結連起來。

小的嘗試帶來刺激,總好過停滯不前(Do Not Despise Small Beginning),不論堂會的大小,透過與地區教牧網絡和機構結連,從細小的參與和合作開始,各獻所長,各取所需,氣氛和力量也會較理想。筆者在《還我社區中的教會》曾分享,一位牧者接了一個來電,知悉有批發商可提供五噸豬肉分派,事情就由這間堂會開始,透過網絡的結連,最後經由10多間堂會及機構,再分發給有需要人士。誠然,這卻不是「蜻蜓點水式」的服侍,而是在平常經驗的累積,結網動員,隨時作好準備。筆者見證這間堂會長期在「有限」中努力和忠心,不懼「微小」,卻活出「小即是美」的服侍。

整理本土經驗

「教新」根據2014香港教會普查,正在整理2016年版分區研究報告,嘗試拋磚引玉,舉辦交流會,與各地區堂會一起探討堂會與社區的結連,深化牧養。目前香港分為十八個行政區,地區當中也有大小不同的社區,因著其土地的規劃、人口的分布、地理、貧窮狀況及資源,呈現了不一樣的面貌。掌握地區相關數據和社區特點,將有助地區堂會制定更長遠的使命對策。按著這些分區研究報告顯示,可看到各區堂會的情況,不論在堂會間合作、佈道策略及社區關懷項目等方面,各有不同和所突出之處。分區研究數據有助堂會進一步作出更多想像,尋回失掉的場景。

過去,地區堂會經年累月關懷社區,累積不少經驗,有不同的嘗試和開拓,亦有美好的見證和果效,筆者認為值得同工們有更多討論、文字記錄,神學探索和實戰整合。領域無論是校園網絡、社會服務、福音遍傳、社區探訪、公園佈道、社區飯堂、功課輔導、院牧事工、接待特殊的群體、同區植點服侍、開放堂會場地、社區危機介入及堂會間不同的合作等,可以彼此交流。

結語

引用葛林所言:「當我們仰視耶穌的生平,所看到的正是這種深切投入的道成肉身模式,因此以同樣方式做出來的神學,肯定是一種具改變力量的神學。這些從本土發掘出來的真理確實在述說永恆。」(4)就讓我們學像耶穌基督,走進社區,結連生命,帶來轉化。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執行幹事

  1. 洛桑大會專頁,《時代論壇》。

  2. 保羅‧巴拉德和約翰‧普禮查特,《實踐神學導引 – 服事中的神學思考》(香港:基道出版社,2015),頁108。

  3. Krista Petty, Connecting Your Church to Your Community, 2008. http://www.faithformation2020.net/uploads/5/1/6/4/5164069/five_steps_to_an_externally_focused_church.pdf

  4. 羅利‧葛林,《做神學:一同走進處境神學》(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頁xvi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