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邊緣處,恩典留痕》是一本難得的著作,因為今時今日在教會「江湖」(借用武俠小說而非黑社會) 講真話,衝著所謂名望、權力、傳統,後果通常是「真性情」的教牧或信徒被排斥、被打壓與被抹黑。
我與孫寶玲牧師不熟,多從他的著述一睹牧者風範,08年網誌事件引發風波;從媒體與浸會中人略有所聞,涉及事件之一的劉少康牧師,時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董事會主席,也是我敬重的牧者之一。
孫牧於這本盛載往事記憶的自述,非苦毒式申訴平反,也非八卦式揭露瘡疤;力陳體制與領袖的不是,乃是忠實地呈現教會群體常發生的故事。「浸神事件」,並非單一,此類真實故事何嘗不發生於信義宗、建道、中宣等神學院,宗派、堂會、機構與差會等亦同樣重覆湧現這些故事。
筆者在公在私經歷不少教會衝突故事,然而一旦事件過後,各方當事人卻假裝事件不曾發生過那樣,組織運作一切如常,往往解說事件只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恩怨,純屬個別事件。但這些個別事件往後陸續發生,只因我們從不正視真實,逃避責任,沒有從上一趟事件中學習與領受功課。
「許多人受到侵害和驚嚇,銷毀了所有屬於私人的文字記錄,隨之也抹去了對往事的真切記憶。此後,公眾凡是應該做為記憶的內容,都是由每天的報紙社論和文件、政策、決議來確定。於是,歷史不但變得模糊不清,而且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被改寫……何以如此 ? 其中恐怕就有我們這個社會長期迴避真實、掩蓋真實、拒絕真實的問題。」(《往事並不如煙》,45頁)
以上一段說話來自章詒和女士的人物故事,稍改字眼,甚為適用於華人教會群體。每當我翻起不同堂會與機構的紀念特刊,大多是「報喜不報憂」,明明曾出現了重大事故,卻隻字不提,好像事件從來不曾發生過 ! 這便是中國人面對歷史真相的陋習,也就是刻意地「隱惡揚善」。
在華人教會圈子要做「真人」真不容易;越是求真求是的教牧同工或是信徒領袖,要健康地存留更是困難!因為主流論述是「好大喜功」、「弄虛作假」。走這條少人走的路必然是孤獨,行旅者最終只能會「細思己過」:我在哪方面未夠世故圓滑、有所錯失 ?
我仍然相信時間會証明真相,歷史會還一個公道。但在事件未曾呈現真相之前,我們更要反思是孫牧所言:「是不是有太多『中立』、『禱告』、『關注』的牧者信徒,使得虛偽的敬虔可以張狂地褻瀆 ? 我肯定,因為社會上有太多這樣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人,才使謊言成為這個城市的空氣。」(第二部) 我讀的時候也感到羞愧,因為確實有些時候,有些場景,我會作出讓步與妥協。
當這些相爭故事出現於我們當中,涉及的同工與信徒,要反思 :「我們置身事外、作隔岸觀火式評論,或我能參與其中,呈現整幅圖畫的一小塊 ?」倘若較多人只顧個人榮辱得失而拒絕真相,我們的自保只會使「真話」消失於教會圈子。教會的特強「同質性」只會使異議成為絕響,宗派內生存之術就是「不要問」、「不要挑戰傳統」,安分守己、習非成是就能受人歡迎與接受,異議者就被排除與邊緣化。
然而,呈現真相只是求真的一面,不會因此而帶來關係的復和。「復和式領袖」不會過度執著公義,自以為是公義的化身,卻不自覺地產生更大的衝突。沃弗於《擁抱神學》倡導信徒要有「雙重視野」(double vision),即我們一方面持守個人觀點,同時兼能從對方角度了解事件。擁抱異見,不等同我們要放棄真理立場,乃存開放態度,平心靜氣地容讓異見可以表達,惟有擁抱他者而非拒絕往來,才能邁向真誠的復和關係。華人教會要學習此項功課,殊不容易 !
巴默爾說 : 「團體就像個金屬的熔爐;團體代表了不同自我的碰撞,哪裡有因放棄自我堅持而來的痛苦,哪裡就有找到應許的出路。」《團體力量大》孫牧坦誠把故事重述,非求個人榮辱的平反,乃是基於愛神學院、愛浸信宗、愛基督教會,才把這些記憶一五一十還原。閱讀此書,我要思考的是「易地而處」---倘若我是故事當中的其一角色,我在現場會怎樣自處與應對 ?
對不少求真求是的牧者信徒,本書內容肯定是莫大安慰,因為孫牧字裡行間折射的三一神是公義、信實與賜下意想不到的恩典的那位(the Anot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