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本週評論:講壇的編排


2016年4月24日「教會如何回應全民退休保障」論壇

筆者看牧養的職事,有聖道的宣講,才有教會的建立。當今本港信徒靈命不振,偏聽道而乏力行道,當中原因來自堂會教牧未能好好看守崇拜講壇。就筆者走訪不同堂會崇拜講道的觀察,不少堂會根本不重視崇拜講壇,這反映於事工主日過多,有些堂會一年內竟有數個「神學主日」,無非找神學院老師填補崇拜空檔。筆者往陌生堂會講道,困難在於邀請堂會不給經文與主題,任講員自由發揮,或心中有感動要講課題。筆者有時要上這些堂會看看,上周或近期講了哪些經文與講題,沒有必要連續數主日要重覆某段經文的不同演繹。

當信徒返到教會,崇拜講壇從不「銳意」編排,只任由講員按聖靈感動,往往這些感動又於講道前數天,要交講題題目與經文才發生的,可以想像信徒長期得著「散餐式」餵養。某些堂會已有數位教牧,應由駐堂牧者忠心宣講,然而堂會內有部分長老執事,交遊廣闊,於是「名人講員」佔據講壇,本地先知自然不受歡迎。

堂主任的職責之一,是好好看守崇拜講壇;講壇的編排,長執無權過問。筆者昔日為堂主任時,講壇編排,邀請講員等,不會放於執事會內討論。崇拜部或相關信徒領袖可就崇拜事務流程提出建議,然而「講甚麼」及「由誰講」,則不會交予信徒經討論而作出決定。

堂主任重要的不是早一年預約下一年的外來講員,通常這段時間便是安排明年的講員。筆者認為較合宜是每月最多一位「外判講員」,除非堂會只有一位教牧,否則任由外人佔據講壇,對信徒靈命甚為不健康。堂主任適宜每月至少講道一次或兩次(一次可能數堂),堂主任領導透過可見的講道,呈現於會眾眼前,講道的應用與行動,自然能與堂會方向與事工配合。

筆者聽過某些外國名牧分享,通常於9至10月期間有個人退修 (數日至一週),祈禱等候,思索下年度要教導會眾認識的真理,從而編排一整年的崇拜講道系列。過往,本港大多堂會有健全的主日學課程,補足崇拜的教導;如今設有「像樣」主日學的堂會越來越少,而團契或小組生活明顯地屬靈養分不足,於是崇拜的講壇更顯明其重要。堂主任要盡責看守講壇,按時分糧予會眾,才能讓會眾整全地學習聖道。

聖經本身內容是全面而豐富,保羅分享他在以弗所教會,牧養了三年,「神的全部計劃,我已經毫無保留地傳給你們了。」 (徒二十27) 這是值得教牧思考的,就是至少三年內讓信徒對基本要道、信仰實踐有堅實的理解。崇拜講壇,若按著聖經忠實宣講,基本是整全平衡,教義、倫理、靈性與使命等不同課題涵蓋。倘若崇拜講道充斥的多是事工或口號,很大可能信徒早已對此等信息感到麻木;於是講員越多在講壇強調信徒要竭力傳揚福音,聽眾多會坐著不動,有些根本不會移動。當教牧認真看守崇拜講壇,哪怕是小型堂會,也能培育委身基督的成熟門徒 !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