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事奉,有忙碌的一面,也有刻意遠離群眾,退下來,安靜獨處時刻(可一35;六31)。教牧的事奉,同樣離不開耶穌留下的樣式。每位教牧要認識個人事奉的節奏,作工有時,休息也有時,才能保持健康而持久的事奉。
按筆者接觸教牧的觀察與交往,香港社會的節奏急促,新議題不斷湧現,社交網絡資訊千變萬化,要學習的新知識與新技能沒完沒了,教牧若不能有足夠「辨識」能力,很大可能被事物或議題牽著走,陷在疲於奔命的忙亂中。 很多教牧知道退修的重要,但要安排抽出時間來安靜,卻是不容易。我常建議教牧,為了個人靈性與身心健康,可於堂會或機構一年編排一至兩次退修營。教牧為公為私,每次帶領不超過12位信徒一起退修。這類靜修或退修,毋須節目,不設講道或查經,帶領者只需預備簡單材料,只要找到合適的退修營地,便能一起經驗神的臨在。兩日一夜的靜修,大多是個人與神獨處時段,只在入營後有簡短指導或出營前有集體分享或以共領聖餐為結束。 退修對忙於事奉的教牧,首要意義是重新認知我所作是主的工作。事工的主權在三一神,我不是事工的奴隸,我有些時候要放下手裡工作,為的是要看見神的手在作工。當教牧極度熱心要「為主作工」,一不察覺,我可能只是為了個人野心或雄心、喜愛的事工、感覺良好的工作表現、受服侍者的掌聲等,於是我要不斷為主作大事,其他人就要如我一般忙碌,為的是要與我看齊,一起為主燒盡! 著名天主教靈修學作者 Thomas Green指出「為主作工」與「作主工作」兩者有分別;前者是按個人認為主所喜愛的,其實是自己所愛的,為主而作的事工;後者則是順服主的心意,按照祂喜愛而作的事奉。Green以送禮來說明,「為主作工」是送禮者單方面認為對方會喜歡而送的禮物;「作主工作」則問了對方,然後按對方心意致送的禮物。 有些教牧剛出工場,就有滿腦計劃與時間表,如事奉了多少年後就要進修;或選擇往一間大堂會跟某位名牧同工事奉;或只做某年齡群的牧養等。真實的事奉,有時不是有關你個人喜好與計劃,乃是事奉者學習按上主的旨意與時間來作工。神沒有保證教牧事奉滿三年或若干年,就要進修學位;或滿五年就能被按牧或作堂主任。 退修讓事奉者確認這是上主的工作,上主工作有其節奏韻律,就是休息,停頓,「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詩四十六10)。既然創造萬有的主,祂作工也有靜止休息時刻,非神體力或能力不繼,需要回氣再做,乃向我們示範工作的停頓,是為了抽離所作之工,能站在一旁欣賞所作之工,看為美善! 退修不是負面的「撤退」(retreat),刻意退下來為要走得更遠與更久。教牧於退修時,回顧過去事奉一段日子發生的不同事件,重新整理。當某些不相關事件逐一浮現,戓重覆出現,似乎喑示有些信息是向心靈提醒的。事奉者有空間發現事件之間背後的意義。 當教牧長期於忙碌中,忙碌其實是心思的懶惰。我做很多事工,開很多會,參與很多聚會與餐會,我卻是來者不拒,甚至看自己過分,非出席不可?這豈不是心思懶惰,有些會可以不開,有些事工可以不做,有些應酬可以避免。教牧若長期做重覆而沒有意義的事工,苦悶與無趣是自然而有,再加上年日,耗盡是遲早發生的。 某些堂會設有安息年假,便是透過制度安排,讓教牧能放下堂務,抽身而退,站於較遠位置,檢視所作之工的得失成敗。筆者反對把「安息年假」等同進修假或宣教體驗等,似乎教牧不讀學位式進修或做某些事奉,就不能享用安息年假。 退修表達正是「無所事事」,好像是浪費時間,其實是讓心靈不再被大堆事工佔據,騰出空間,檢視個人所承載的有哪些要作斷捨離 ?退修形塑放鬆空間,事奉者毋需營營役役,忙碌作這作那,乃隨意而安,重新整理心靈,留有空間譲主作工。 教牧要帶領羊群往青草地與溪水旁(詩廿三2),可惜是現今有部分教牧同工引導會眾不是享受飽足與安歇,卻是一個接一個停不了的事工。牧羊人不能帶領羊群享受安息,乃是失職的牧者。教牧的悔改,就是重新學習「安息」聖經教導。嚴格來說,聖經有關安息的經文多於領人歸主。 退修不是為了退修,或把退修消費化,乃是讓我們認定所作是「主的工作」,一切事工主權在於神,我要放手、放心,相信神能超越我的限制來成就事工,我有空間來整理沉澱事工的意義,於是我欣賞我所付出的,無論作得好與不好,神是我生命的中心。 感謝神,帶領來自日本的太田和功一主領「金齡生命重整營」,不計講員夫婦及工作人手,44位教牧、機構同工、宣教士、信徒領袖等四日三夜於思維靜院退修。期間時晴時雨,暗喻事奉旅程也是如此,重要的是能於事奉年日中察覺神的臨在,並能敏銳祂的引導。教牧得力要歸回安息,如此才能帶領信徒走更遠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