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時勢牧言:想寫一篇〈後繼者言〉



  無可否認,在大環境的轉變下,香港教會面對領導傳承的情況更為嚴峻;筆者過去於不同場合均有分享關於領袖培育的挑戰,交棒與接棒一直是華人教會近年的熱門討論議題,落實推行是迫在眉睫。


  筆者接任香港教會更新運動(下稱:「教新」)總幹事已近兩年,有第一身後繼者的體會,從接棒過程到正式接任,正是時代巨變的時刻,自己實在需要調適之餘,並要思索當前處境與自身領導,怎樣前行才能應對時勢。


相片攝於2019年(左是筆者、中是胡志偉牧師、右是余慧根牧師)

 

  首先,當然是從前任總幹事胡志偉牧師手中接棒的過程。筆者於2016年2月加入「教新」,是一個去學(unlearn)與再學(relearn)的重要階段,先是由執行幹事崗位做起,與同工隊磨合,從教會網絡的經驗轉到教會更新的場景。之後,蒙神恩領於2018年1月擢升副總幹事,事奉中的體會可以分享的還有很多,關係和經驗不斷累積下來。簡而言之,就是「教新」銳意尋找接班人及董事會預備迎接領導傳承的挑戰。當然,筆者順利將棒子接過來,不是必然,過程中不曾沒有懷疑的時候,只能說是恩典!


  回想,當筆者加入「教新」之際,胡志偉牧師早已預備好,培育筆者在各方面的眼界與能力,縱然個人有很多不足與限制,而胡牧師與董事們在整個過程耐心尋求適切的安排。坦白說,過程中筆者做好實質的接任準備之餘,在面對一些不確定的時候,只能謙卑下來,忍耐與聆聽,讓聖靈引導。雖然不是樣樣如想像般,但是接手過程因有很充裕的時間,讓不同持分者明白與支持,便相對較為容易一點;然而,更多的挑戰卻是在前面。


  確實,領袖需要以謙卑的態度,面對自己的脆弱,才能站穩下來,修正再前行;相反,驕傲與虛偽正是領袖不能成長的重大阻礙。誠如洛麗、達絲卡(Lolly Daskal)在《領導者的光與影》指出,「身為領導者,我們對於領導力的理想境界和實際情形都有落空,而且並不容易認清鴻溝的存在,因為它與推進我們成功的那些才華和技能總是緊緊相依。但謙虛和脆弱是傑出領導的正字標記,而且面對陰影面的現實最終會有助益。」(頁8)


  筆者這兩年適應下來,要感謝歷任總幹事的指導、董事們的支持,同工團隊的同工,並來自不同協作者的同行。在接手後漸漸於領導、結連、事工、文字及研究等方面下工夫,實在感到仍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與突破,路仍是遠!


  若要寫一篇〈後繼者言〉,還可以有幾方面的分享,包括接任挑戰、屬靈師傅同行、領導隊工,結連同路人及結識新一代等等,筆者稍後在這些方面再作分享。


  時間飛逝,很快進入2022年12月迎接2023年的來臨,除了「2023香港教會形態發展趨勢研究」進行中,新項目「時代僕人」領袖培訓計劃的構思亦初步做好。一方面,筆者將第一身的領導傳承與這些年服侍的經驗注入,另一方面,將會邀請更多年青牧者加入擔任導師,一起共事,培育「時代僕人」。



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