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梁國全傳道
2022年12月12日
時勢牧言:使命空間與使命群體
相片攝於中國佈道會尖沙咀迦南堂- 「家·南·天地」 不少人提到,香港教會前景有不確定,同時面對教會生命週期及大環境的影響,需要重新想像未來和教會發展的形態等;在我看來是新的發展契機,亦是教會作為使命群體,需要再思在時代中那「可見的」和「不可見的」教會,未來會是怎樣?或許,我...
0 則留言
梁國全傳道
2022年12月5日
時勢牧言:翱翔於閱讀與文字分享
筆者在機構事奉,文字分享是少不了的服侍之一。然而,在發聲空間越來越收窄的日子,但願仍能翱翔於閱讀與文字之間,將所見所思以文字傳遞。 在未曾繼任之前,筆者主要是每兩個月為《使命與領導》及偶然一次為當時的「本週評論」撰文,雖然過程中有一定的壓力,但是亦逐步受到薰陶。有時良久未能...
0 則留言
梁國全傳道
2022年11月28日
時勢牧言:不一樣的領導力
相片攝於 2019年11月,筆者攀爬獅子山。 正當强勢已過,前景不確定的日子,作為教會/機構的繼任者,怎樣建立自身的領導力? 教牧不一定要按牧? 過去,香港教會在按立牧師(下稱:按牧)方面曽經有過不少討論;近年間,有人留意到,宗派和堂會於按牧方面的速度和數目顯然有所增加。筆...
0 則留言
梁國全傳道
2022年11月21日
時勢牧言:想寫一篇〈後繼者言〉
無可否認,在大環境的轉變下,香港教會面對領導傳承的情況更為嚴峻;筆者過去於不同場合均有分享關於領袖培育的挑戰,交棒與接棒一直是華人教會近年的熱門討論議題,落實推行是迫在眉睫。 筆者接任香港教會更新運動(下稱:「教新」)總幹事已近兩年,有第一身後繼者的體會,從接棒過程到正式接...
0 則留言
梁國全傳道
2022年11月14日
時勢牧言:「香港市民對基督教觀感調查報告2021」— 有關市民未來兩年移民情況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及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舉行「香港市民對基督教觀感調查報告2021」發佈會(下稱:「觀感調查」)。筆者先就有關移民這方面作出分享,至於是否能與「教新」的「2021逆境中香港教會跟進研究」(下稱:「跟進研究」)關於信徒移民數據作比較,讀者則要明白兩者的調查...
0 則留言
梁國全傳道
2022年11月7日
時勢牧言:時勢中牧者有言?
這些日子,香港經歷風雨飄搖;筆者上任至今,在崗位上逐漸適應,前行中不斷多方探索。 當然,香港確實轉變了很多,不論人和事,實在不用細數。我們珍惜還擁有的,無奈目送不少消失的情景。香港教會面對時代的轉變,發展處於艱難時刻,挑戰信仰群體怎樣牧養,踐行使命,活出見證。...
0 則留言
梁國全傳道
2022年10月31日
時勢牧言:神聖想像、共塑前路
沒錯,香港教會因各種因素的影響,發展動力有慢下來的情況,以流散不定去形容當下教會的處境,十分真實。 我們看到有堂會衰落的同時,上主卻仍不斷更新教會;有些堂會及事工在逆勢中向前,出現不同形態的發展,帶來生氣。Reimagine Conference...
0 則留言
梁國全傳道
2022年10月24日
時勢牧言:求主興起新一代
早前,筆者到神學生聯禱日擔任講員,講題為「困境中的大使命」,在信息的尾段提到斯托得的《未來門徒的4個挑戰》,聚會後有一位神學生上前來查問書名,相信是宣講時提到的第四個挑戰是「如何在相對年輕時,成為好的領袖」(年輕),有六方面的提醒,引起他的關注:留心你的榜樣、認識你的權柄、...
0 則留言
梁國全傳道
2022年10月13日
時勢牧言:寛容、智慧、實踐神學
最近,李怡先生逝世令我想起他的其中一本著作《細味人生100篇》,第一篇是〈知識與智慧〉,盡顯他一生對智慧的追求,智慧並不是從知識直接而來,卻可以從別人身上與經歷領悟過來,「我也相信智慧不能傳授。但如果寛容與包涵是人生最重要的智慧之一的話,那麼凡事都能退一步、以寛容之心去看待...
0 則留言
張國定博士
2022年10月10日
時勢牧言:領袖之才在於治理有方
今天香港教會面對著流失的痛楚。我們失去了一班老友記:與我們一同成長的肢體、長執和教牧!加上這兩年疫情,好多人都習慣了不用舟車勞動,安坐家中的線上崇拜與團契。當實體的教會重開,人數少了一大截! 最近重讀梁國全傳道於八月三十一日刊於《教新E-訊》的一篇文章:「時勢牧言:教牧流失...
0 則留言
梁國全傳道
2022年10月3日
時勢牧言:時代、僕人、領導
近年來,談論香港教會的未來發展,領導傳承是必然的關注。筆者以「強勢已過、逆勢當前」來形容教會領袖面對的挑戰。 領袖交替新階段 根據2019教會普查顯示(參下表),堂主任是51歲或以上佔62.1%(810間),年齡明顯較長,而表示其堂主任已有退休的計劃佔26.6%(307間)...
0 則留言
梁國全傳道、吳煥星傳道
2022年9月21日
時勢牧言:斜槓牧者與牧職形態
最近,教內對斜槓牧者(Slash Pastor)現象的探討,帶來堂會牧職的不同想像;時代轉變,這個是趨勢嗎?與教會形態發展有關嗎?雖然此文未有足夠資料作進一步研究,但這些思考與觀察卻是值得我們留意。 斜槓牧者怎定義? 坊間對斜槓牧者有不少討論,筆者發現這其實反映了不同人對牧...
0 則留言
梁國全傳道
2022年9月19日
時勢牧言:思考「疫苗通行證」適用於五至十一歲兒童對牧養家庭的影響
當「疫苗通行證」9月30日起適用於五至十一歲兒童,對堂會的家庭牧養帶來什麼影響?當然,不少堂會早已準備家庭/小組崇拜,或已備用非宗教場地,在合乎法例下進行聚集。可是,不少堂會未必能及時調整。確實,有牧者反映,收到一些家庭通知不會返教會了。堂會的家長及兒童事工即時受影響之外,...
0 則留言
梁國全傳道
2022年9月13日
時勢牧言:再思Slash Pastor的現象
筆者撰文《有增加Slash Pastor的趨勢?》分享後,收到有教牧回饋;雖然討論近「尾聲」,也想藉此再思slash pastor(斜槓牧者)的現象。 Slash一族 筆者認識有青年人修讀創意媒體系,畢業之後與幾個同學一起建立一個working...
0 則留言
梁國全傳道
2022年9月5日
時勢牧言:有增加Slash Pastor的趨勢?
近日,教內再次談起Slash Pastor(斜槓牧者),筆者試從一些數據及觀察,作出分享。 Slash Pastor 數目增加了? 根據歷屆教會普查,隨著教會增加和增長,受薪教牧的數目一直有增加趨勢,直至2019年普查所得數字顯示開始下調。雖然2021教會數目有1,312間...
0 則留言
梁國全傳道
2022年8月30日
時勢牧言:教牧流失加速小堂會衰亡?!
牧職流動是指堂會的教牧同工因各種不同原因而轉動,分類包括退休、離世、調職、離職(移民或其他原因)。誠然,教牧離職後的動向,大多是轉換堂會,也有到機構,退休潮影響,更有教牧移民;與及提早退下來再思方向,探索成為Slash牧者。至於,畢業神學生會否因為教會發展停滯和動盪,情願不...
0 則留言
關浩然牧師
2022年8月23日
時勢牧言:讀聖經與讀自己同樣重要
八月份的「港九培靈研經大會」的午堂和晚堂都由認識香港處境的聖經學者負責,是上主給我們特別的豐宴。兩位講員對聖經的閱讀極仔細,相信不少人聽的時候,都會因發現一些過去少留意的地方,喝一聲采!聽道可以很安全,行道可要付代價。如果我們堂會的小組日後繼續一同聽道研經,或一同參加坊間的...
0 則留言
梁國全傳道
2022年8月15日
時勢牧言:好好讀聖經
筆者有收看第94屆港九培靈研經會,從中亦有得著和幫助。然而,有留意不同的迴響,一方面反映仍有不少信徒關心,另一方面又引起談論這類歷史悠久的事工,老調重彈?信息切合時代?青少年人會收看?確實,這是挑戰,面對時代的轉變,我們需要不斷更新,從而作出改善,甚至變革,使我們能與時並進...
1 則留言
梁國全傳道
2022年8月8日
時勢牧言:在幽暗不明中,你是我們的避難所
主啊,從亙古到永遠,你是神。 俄烏戰爭未停,又有台海兩岸的緊張局勢,波譎雲詭,人心惶恐。加上疫情未停與惡疾肆虐,還有氣候暖化現象,熱浪侵襲,世人在動盪不安中。 我們向你呼求,幫助我們面對無法改變與無力前行之間,儆醒禱告,活出真愛,不忘使命,宣告:...
0 則留言
梁國全傳道
2022年8月1日
時勢牧言:品讀、尋問、作見證
香港教會這些年間較多提起的聖經書卷,《使徒行傳》肯定是其中之一。香港人好不容易從社會運動的創傷中,抉擇去或留;毫無疑問,我們經歷的流散歲月,是難以抹去的歷史。 筆者讀《使徒行傳》,最被抓住的,與不少人一樣,就是初代教會遭受逼害,導致教會分散,「那些分散的人往各地去傳福音的道...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